05:30

蒙 古 舞

提到蒙古族,首先就会想到辽阔的草原、想到特色的美食、想到马背上的身影、想到悠扬的马头琴声、想到华丽的蒙古族服饰,还会想到曼妙多姿的蒙古舞。蒙古舞用它极具渲染力的舞姿伴着来自草原上各种声音混合的音乐,在全国的舞台上长盛不衰。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种蒙古族特有的舞蹈。

蒙古舞的由来

蒙古族创造了独特的草原图腾文化,蒙古先民有狼、鹿图腾崇拜和鹰、白海青、天鹅等鸟图腾崇拜。这种祟拜对于蒙古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古舞最初正是通过祭祀舞蹈逐步发展而来。后来蒙古族人们在舞蹈中加入各种元素,狩猎、放牧、思乡、爱恋、祈祷……每一种舞姿都表达着一种情感,让舞蹈无比鲜活。

蒙古舞的特点

舞蹈本身是一种需要观看才能了解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非要用文字来形容蒙古族舞蹈的特点,那就是浑厚、含蓄、舒展、豪迈!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细腻,蒙古族舞蹈就是在草原而生的,辽阔的草原给了这种舞蹈足够广阔的空间。跳起蒙古舞,身体就要完全的舒展开来,跳就要跳的高,柔就要柔的彻底。是一匹蒙古马,就在舞台上尽情奔驰;是一只雄鹰,就在双臂上尽情翱翔……

蒙古舞的主要种类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蒙古族姑娘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头顶瓷碗。在音乐伴奏下,展现着曼妙的身姿,同时还不能让头顶的碗不能有丝毫差池。表现出了蒙古族姑娘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在群舞的时候节奏感特别强。慢舞稳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也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生活组成部分。

安代舞: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因为它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久远。而且这种舞蹈很久以前还被当做一种治病的偏方,跳了这种舞还治愈身上的疾病。如今安代舞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民族舞传承下来。红色的绸子上下飞舞,绸子下是舞动的身影,掩在红绸间忽隐忽现。

蒙古舞在锡林郭勒草原

摄影:白嘎利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在这里,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文化集中体现。马文化、游牧文化、蒙古族服饰文化……还有长调、呼麦、毡艺、男儿三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蒙古族舞蹈在这里更是天天在上演,小到蒙古族学校里的孩子,大到活跃在草原各地的“红色轻骑兵”乌兰牧骑。舞动的身影传承着蒙古族的文化,传播着锡林郭勒盟的影响力,让这片辽阔更让人流连。如果有一天来到锡林郭勒,记得找机会在草原看一看演绎在绿茵上的舞蹈。

来源:锡林郭勒文化旅游

责任编辑:张金芳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推荐| 内蒙古发出冰雪邀约,冬季来内蒙古可以这样玩!

围观 | 剧透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

视界 | 爱上内蒙古的N个理由

喜报 | 舞剧《骑兵》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