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通江沙溪乡左侧的红云岩上,岩石顶部石墙从右至左横排阴刻楷书刻有“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字高5.5米,宽4.7米,笔深0.35米,宽0.7米,里面可以卧一人,字间距为7.1米,字迹工整,笔力遒劲,由于此红云岩雄踞万谷之巅,离岩三四十里远其字迹也清晰可见。

根据当地的讲解员介绍,这幅字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选此高岩,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著名的红军才子朱光书写,红军川陕省委领导刘瑞龙组织红军錾字队,于1934年春刻成,标语字体端重,运笔沉稳劲利,字体雄健有力,十分醒目,具有极其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可歌可泣的战略转移,也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之一,长征胜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红军从此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走到了抗日战场的前沿,而且还在于红军的革命主张得到了广泛传播,革命的理想信念得到了充分彰显和激扬。在这个过程中,红军的文化宣传工作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深受沿途群众喜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女作家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中有两个才子,一个是廖承志,另一个就是朱光。”

朱光,1906年生,广西博白县松旺镇茂山村人,出生于一个破落官僚地主家庭,7岁丧母,11岁丧父。他自幼聪颖好学,成绩优异,喜爱书画,能两手同时执笔写字。他14岁那年,县城读书时因多才多艺,在时任校长的培养下,成为学生运动领导人,后来,他带领200多名团员参加了广州起义,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2年春,朱光被组织派往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成为一名军级干部,他虽然是在战争年代,根本没有时间,但朱光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在戏剧、书法、绘画、诗词诸方面都有较深造诣,为红军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张国焘在战略上的错误,致使部队遭受重大损失,被迫撤离根据地。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日益不满。当部队到秦岭山麓城固小河口时参与一些领导人的会议,讨论西进的得失,酝酿派人到中央揭发张国焘的错误,要求上级迅速采取紧急措施。

因为这件事情,张国焘对朱光一直记恨在心,不久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将朱光等人诬为“右派”、“托陈取消派”、“AB团”等罪名,对朱光进行严刑逼供达一月之久,给他开除党籍。随后被关进监狱,罚充苦役。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川西北开始长征,朱光以“囚徒”的身份戴着手铐,随部队艰难地行进。朱光因写得一手好字,又能绘制地图,故而免遭杀害,他与廖承志、罗世文等人一起,戴着手铐脚镣参加长征,从事出版、油印、石印、书写标语、绘制军用地图和印发钞票等工作,背着沉重的油印工具跟随部队三过草地。

朱光以顽强的意志跟着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渡激流,躲避敌机轰炸,强行通过封锁区。他不仅征服了来自敌人和自然界的挑战,还要承受来自张国焘“左”倾错误的折磨打击,硬是拖着一副病残的身躯一步也不掉队,到达陕北。直到一年后,朱光才获得平反,恢复党籍,结束了三年多的囚禁生活。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朱光的书法直追钟王,润秀圆转,朴实古拙。朱光力倡以自然天真为尚,行草书备受推崇,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傅山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朱光赋性刚直不阿,他的书法作品笔势雄奇,连绵飞动,起伏跌宕,字间连带自然,表现出生气郁勃的宏大气势,通幅观之,气韵生动,结构自然,字形大小的变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跃动感,给人以朴拙遒美之感,体现了朱光极强的个性。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后,在延安时期的朱光得到重用,抗日战争时候,先后在总部宣传部门工作,还担任过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后任129师宣传部长,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建国后,朱光任长春市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副省长,主席誉他为“江南才子”,多次写字相赠,乘兴挥毫书亲自赠他书法“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在一起,将南方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的条幅,作为赠言。

朱平生喜爱文学艺术,颇有“诗癖”,常秉笔挥毫,写诗作赋,借以述怀言志。主要著作有《〈广州好〉五十首》、《珠江之歌》、《日新月异的广州》和《水上居民的变迁》等。

1969年3月,朱光在安徽省病逝,终年63岁,后安葬广州银河公墓安放。

本文参加资料:《追忆朱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