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養老機構成爲老年人社會化養老重要方式,但在供需上卻出現了一些狀況:一方面,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但找不到滿意的養老機構;另一方面,養老機構快速發展,但質量卻難以保障。因此,養老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尤爲重要,只有立好標準、遵守標準、踐行標準,才能推動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

“421”的家庭結構

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進入養老院安享晚年

子女心裏難免有疑慮

老人在養老院生活怎麼樣?

有沒有享受到很好的護理服務?

我市一家養老機構正在推行標準化服務

84歲的金淑貞老人在休寧縣一家養老機構已經生活一年多,老人腿腳不便,生活半自理,入院時被評定爲一級護理,日常生活需要護工照料。

金淑貞老人:“護工給我們送飯喫,幫我們洗澡、拖地、抹桌。”

養老院護工組長王淑貞:“她們在這裏就是養老,其他的事基本上都是護理員來做的。”

每天早上五六點鐘,金淑貞就起牀了,在護工的協助下,她要在走廊來回走幾趟,活動活動筋骨。

金淑貞老人:“她天天給我量血壓,有其他事,叫一聲,護工就來了。”

在生活區,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內容?

養老院護士長黃倩:“這是一個一級護理區,每個牀頭都會有呼叫器,老人有身體不舒服或者需要護工幫助的,就按這個鈴。像一些特殊的儀器,比如走路不方便的,會有助行椅。到衛生間,阿姨會幫他們洗澡。衛生間裏也配備了一個緊急呼叫器。”

比一級護理級別更高的是特一級和特二級護理,這裏的老人幾乎不能自理,因此照料的標準和要求也更高。

養老院護士長黃倩:“他生活上的護理全部由護工完成。醫療方面,比如說他現在插着胃管、尿袋,每天我們餐送過來,專業護士會給他鼻飼,每天三次,喂果汁,喂營養品,協助他翻身。”

上海洪天休寧養老院,是我市首家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養老中心,目前在院老人112位,其中80位老人入住護理院,32位老人入住養老院。

上海洪天休寧養老院院長呂晴:“老人進入我們院後,按照標準化等級進行評估,再來分類。三級、二級的老人入住養老院,一級、特一、特二級的老人入住護理院。我們嚴格按照標準給老人提供各個等級服務,每個老人牀頭,都有等級服務的標準。”

據瞭解,這家養老院是我市首家省級養老行業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該項目2018年1月立項,今年7月通過考覈驗收。目前養老院的標準體系共收集、制定國家、地方、行業和企業標準200多項。

休寧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金生:“下一步,我們聯合相關部門總結推廣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經驗,廣泛宣傳標準化理念,大力抓好各類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科長鬍廣譽:“通過試點的創建,給我們全市服務業和養老機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通過標準化推廣、宣傳、實施,提升我市的養老服務水平。”

百善孝爲先,老人的晚年生活,時刻牽動着兒女、子孫的心,希望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可以讓老人享有更安全、更舒適、更美麗的晚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