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加強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教育,強化紀律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社區矯正質量,中至司法所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及個性特點,多舉措做好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和教育矯治工作。

一、分類管理,特殊保護

在日常監管中,做到與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分開進行,對其採取個別教育學習、單獨談話等矯正措施,重點關注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生活、學習、工作、心理等情況。堅持分類管理、教育爲主、懲罰爲輔和特殊保護的原則,在入矯宣告、解除宣告、獎懲訓誡等環節均不公開進行,保護其隱私。

二、因人施矯,採取針對性的矯正措施

司法所工作人員根據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年齡、心理特點、發育需要、成長經歷、犯罪原因、家庭監護教育條件等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矯正方案。在實施社區矯正期間,工作人員定期掌握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思想和行爲動態,並根據成長變化所需,及時調整矯正方案和矯正措施,確保了矯正方案發揮效力。

三、思想矯正,教育爲主

針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年齡、心理等特殊情況,以教育感化爲主,定期談心瞭解其學習、生活近況,勸導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遠離不良朋友,提高其明辨是非和保護自我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改過自新的信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以便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

四、定期走訪,注重家庭教育

司法所工作人員定期與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護人進行一對一走訪談話,及時掌握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生活及思想動態等情況,督促家長要切實履行法定的監護義務,密切關注孩子的思想和行爲,對不良行爲要及時預防和教育引導,並及時與司法所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工作。

五、學習傳統文化,提升社區矯正效果

針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易於感化的特點,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日常教育矯正過程中,每月組織他們深入學習《弟子規》、《了凡四訓》等傳統文化課程,從源頭上治療心靈缺陷,緩解負面情緒和消極心態,提升道德水平,從而促使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爲,提高矯正質量。

來源:蓮山司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