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韩信在汉中被拜为大将,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他既不受重用,也无甚功绩,但自登坛荣升大将之后,却一跃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并自此逐步实践他内心“裂土封王”的终极理想。

史书的记载里,没有提到韩信在此之前有什么朋友,他的建言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肯定,但从此刻开始,他就十分突兀地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甫拜完大将,刘邦便马上迫不及待地出了一道考题:“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看来,刘邦想试试韩信是否果真如萧何所言,不是一般“诸将易得”的勇将,而是通晓局势、精熟谋略的智慧将领。

而韩信,也立即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席对当前局势的分析,这便是著名的“汉中对”。

韩信剧照

韩信为什么要提出“汉中对”?

“汉中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汉王的信任,同时也是身为大将的韩信在为自己的前途打“如意算盘”。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汉王刘邦入蜀,稍显狼狈,他手中只有3万兵马。虽然他拥有一批忠心的谋士将领,但早已人心浮动,许多将士不愿长期留在偏远的汉中巴蜀地区,而选择逃亡。

再加上,章邯等人固守关中一带,唯一出入汉中的栈道,又依张良之言而烧绝……

刘邦即使还有雄心壮志,面对如此困厄的环境,也真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况且,号令天下的项羽,兵多将广,领土辽阔,又有许多臣属势力呼应着,与之相比,刘邦的实力远远不如。

但,如果刘邦甘愿在巴蜀汉中当个小王,终老以死,那韩信这个大将,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韩信剧照

对韩信来说,唯有鼓励刘邦积极改变现状,唤起刘邦争天下的野心,才能打造出发挥自己长才的舞台,进而达成“晋身王侯”的梦想。

于是,韩信利用这个时机,提出了所谓的“汉中对”。

“汉中对”与“隆中对”比,如何?

韩信的“汉中对”,当然有其历史意义。

但是,若将之媲美三国时代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便有些过誉了。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刘备虽然有强烈的企图心要恢复汉室,可是却连个根据地都没有。

但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让他了解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并规划谋取益、荆两州以为根据,最后才能站稳基础,而三分天下。

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一番提点,刘备恐怕已在诸侯割据攻讦中早早丧亡,也未必能谋得基本地盘。

诸葛亮剧照

那么,韩信为刘邦所分析的“汉中对”呢?

没有韩信,最差的情况下,刘邦至少还是个汉王,汉中至少还是个沃野千里的地方。如果真要争天下,一样得先谋取关中,否则,另一条出路从长江上游顺水而下,绝非理想的战略途径。

换句话说,没有韩信,这些战略应该也没有多大改变。

然而,后来“汉中对”所言的谋划,之所以达到很好的成果,只能说韩信对刘邦的“正面激励”是相当成功的——韩信顶多分析了一些事理,让刘邦明白“成事不难”、“事在人为”的道理罢了。

“汉中对”中提到的战略部署,也仅仅是“东出定三秦”而已,接下来要如何行动、战场如何布局,却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所以,玲珑才认为,所谓的“汉中对”,其战略思想与战术方针的重要性,应该不能和后来的“隆中对”等同视之。

韩信剧照

深度解析“汉中对”

秦亡后,实质号令天下、分封诸侯为王的项羽,无疑是刘邦眼中最强大且最为畏惧的敌人。

曾在楚营长达两年的韩信,对于故主的了解,自是较汉营诸将群臣深入,因此他对项羽和刘邦所作的一番比较分析,自然也更具说服力。

韩信整理了项羽优越之处。

战场上的项羽,盛气凌人、勇猛无敌;私底下的项羽,待人仁慈,关心部下安危;项羽的军事实力强,巨鹿一战成名,又大破秦军主力,掳章邯等秦军主将;后又主导分封天下,俨然是当时诸侯的首领。

不过,韩信当然不能只长他人威风,来灭自己志气,他也观察到,看上去强大无比的项羽,实际上却有其人格上的缺陷,并且因为眼光短浅,以致执行了错误的策略,为自己埋下了危机。

于是,韩信也指出了项羽的薄弱之处。

项羽剧照

战争的成败,绝非单凭个人武勇,项羽缺乏识人之能,不能信任或善用有能力的将领,流于单打独斗;他待人表面上仁慈,但却吝惜封赏,无法令下属长期、积极的追随;他仅仅在乎衣锦还乡,对待敌军手段残暴,所到之处均以武力征服,早已失去民心支持;他弃先前义帝与诸将的约定不顾,刻意忽视“先入关王之”的承诺,又多立与自己关系好的将领为王,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秦亡之前,怀王至少是各路起义军名义上的共主,但后来遭到项羽粗暴的迁逐,并被暗中杀害,这引起天下动荡不安,诸侯群起效尤,再度轻启战端。

所以,韩信认为,项羽一方看似强悍的外表下,实是“千疮百孔、坑坑洼洼”,由强转弱指日可待。他借此安慰刘邦:不必困于项羽声势如日中天的假象之中;他们过多的失误,都是隐忧,甚至已逐渐成为“致命伤”。

刘邦剧照

既然敌军的条件未必比我方有利,那么咱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扭转局势呢?

韩信提出了3个战略:

首先,“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项羽不能善用人才,咱们应该反其道而行,广纳贤臣意见,授权勇将征讨。

不应该在汉中被动等待局势演变,而要积极进取,通过武力的进逼,来“催化”敌人内部的矛盾,进而削弱对手实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其次,“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基于项羽吝于奖赏的弱点,韩信劝刘邦多予功臣实质利益,而其中以天下城邑来分封功臣,则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不但己方将士更能凝聚士气,人人都替未来积极打拼,即使原属他方的有志之士,也会衡量局势与利益,转而为我方效命。

由此可见,韩信本人对“分封”有着一定程度的热衷,这也牵涉到日后他请命封王的行动。

最后,“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发动战争需要兵力,汉中的3万将士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刘邦最佳的倚赖战力。

这些将士都希望早日离开偏远的巴蜀汉中,如果能善用他们这一层内在的心理需求,使得军队上下目标一致且明确,那么他们自然要比一般军队更加武勇。

这3大战略,是韩信“汉中对”的主轴,原则就是“反其道”。

韩信剧照

然而,“汉中对”言至此,刘邦中心或许仍有疑虑——就算掌握了敌军的优劣条件,也明白了自己必须积极主动,但是客观的环境,是否真的有利于我方呢?

于是,韩信“一锤定音”,作了补充说明,终使刘邦充满了信心。他指出——客观环境,对刘邦极有利。

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既为秦将,但带领秦军打了败仗,秦人伤亡惨重,又间接害了秦降卒20万(惨遭活埋),唯独他们三人不但幸免,还封王享爵,秦地百姓即使没有恨之入骨,但内心如何原谅他们?

眼下,他们三人在秦地的权力基础,其实是非常薄弱的。再者,先前刘邦入关时,给秦地百姓留下了好印象,但遭到项羽的阻挠(违背诺言),而不能满足秦地百姓的期待。

因此,韩信告诉刘邦,这正是天赐良机,当然要立即抓住时机,顺势而为!所以他才说“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刘邦剧照

玲珑说

如果没有韩信的鼓励,刘邦或许不会这么快、这么顺利地离开汉中、平定三秦,进而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

蛰伏许久的韩信,也随着刘邦的突围,开始进一步展露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事实上,“汉中对”中的理论,无论是否被韩信提出,以当时的形势和历史背景来看,都会被实现,只是早晚而已。

也就是说,韩信“汉中对”的最大意义,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正因为韩信加强了刘邦争天下的信念,使得灭秦后因封王不公而早已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加速崩溃;楚汉相争提早开启,也使得刘邦在扩张方面相对顺利。

刘邦从进入巴蜀汉中,到平定三秦出关,实际上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重用韩信的价值,则在此处完全展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