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年,韓信在漢中被拜爲大將,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他既不受重用,也無甚功績,但自登壇榮升大將之後,卻一躍爲舉足輕重的人物,並自此逐步實踐他內心“裂土封王”的終極理想。

史書的記載裏,沒有提到韓信在此之前有什麼朋友,他的建言似乎也沒有得到什麼肯定,但從此刻開始,他就十分突兀地變成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

甫拜完大將,劉邦便馬上迫不及待地出了一道考題:“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

看來,劉邦想試試韓信是否果真如蕭何所言,不是一般“諸將易得”的勇將,而是通曉局勢、精熟謀略的智慧將領。

而韓信,也立即滔滔不絕地發表了一席對當前局勢的分析,這便是著名的“漢中對”。

韓信劇照

韓信爲什麼要提出“漢中對”?

“漢中對”的目的,不僅是爲了取得漢王的信任,同時也是身爲大將的韓信在爲自己的前途打“如意算盤”。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漢王劉邦入蜀,稍顯狼狽,他手中只有3萬兵馬。雖然他擁有一批忠心的謀士將領,但早已人心浮動,許多將士不願長期留在偏遠的漢中巴蜀地區,而選擇逃亡。

再加上,章邯等人固守關中一帶,唯一出入漢中的棧道,又依張良之言而燒絕……

劉邦即使還有雄心壯志,面對如此困厄的環境,也真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

況且,號令天下的項羽,兵多將廣,領土遼闊,又有許多臣屬勢力呼應着,與之相比,劉邦的實力遠遠不如。

但,如果劉邦甘願在巴蜀漢中當個小王,終老以死,那韓信這個大將,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韓信劇照

對韓信來說,唯有鼓勵劉邦積極改變現狀,喚起劉邦爭天下的野心,才能打造出發揮自己長才的舞臺,進而達成“晉身王侯”的夢想。

於是,韓信利用這個時機,提出了所謂的“漢中對”。

“漢中對”與“隆中對”比,如何?

韓信的“漢中對”,當然有其歷史意義。

但是,若將之媲美三國時代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便有些過譽了。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劉備雖然有強烈的企圖心要恢復漢室,可是卻連個根據地都沒有。

但諸葛亮爲劉備分析天下局勢,讓他了解對曹操“不可與爭鋒”,對孫權“可用爲援而不可圖”,並規劃謀取益、荊兩州以爲根據,最後才能站穩基礎,而三分天下。

如果沒有諸葛亮這一番提點,劉備恐怕已在諸侯割據攻訐中早早喪亡,也未必能謀得基本地盤。

諸葛亮劇照

那麼,韓信爲劉邦所分析的“漢中對”呢?

沒有韓信,最差的情況下,劉邦至少還是個漢王,漢中至少還是個沃野千里的地方。如果真要爭天下,一樣得先謀取關中,否則,另一條出路從長江上游順水而下,絕非理想的戰略途徑。

換句話說,沒有韓信,這些戰略應該也沒有多大改變。

然而,後來“漢中對”所言的謀劃,之所以達到很好的成果,只能說韓信對劉邦的“正面激勵”是相當成功的——韓信頂多分析了一些事理,讓劉邦明白“成事不難”、“事在人爲”的道理罷了。

“漢中對”中提到的戰略部署,也僅僅是“東出定三秦”而已,接下來要如何行動、戰場如何佈局,卻並沒有進一步說明。

所以,玲瓏才認爲,所謂的“漢中對”,其戰略思想與戰術方針的重要性,應該不能和後來的“隆中對”等同視之。

韓信劇照

深度解析“漢中對”

秦亡後,實質號令天下、分封諸侯爲王的項羽,無疑是劉邦眼中最強大且最爲畏懼的敵人。

曾在楚營長達兩年的韓信,對於故主的瞭解,自是較漢營諸將羣臣深入,因此他對項羽和劉邦所作的一番比較分析,自然也更具說服力。

韓信整理了項羽優越之處。

戰場上的項羽,盛氣凌人、勇猛無敵;私底下的項羽,待人仁慈,關心部下安危;項羽的軍事實力強,鉅鹿一戰成名,又大破秦軍主力,擄章邯等秦軍主將;後又主導分封天下,儼然是當時諸侯的首領。

不過,韓信當然不能只長他人威風,來滅自己志氣,他也觀察到,看上去強大無比的項羽,實際上卻有其人格上的缺陷,並且因爲眼光短淺,以致執行了錯誤的策略,爲自己埋下了危機。

於是,韓信也指出了項羽的薄弱之處。

項羽劇照

戰爭的成敗,絕非單憑個人武勇,項羽缺乏識人之能,不能信任或善用有能力的將領,流於單打獨鬥;他待人表面上仁慈,但卻吝惜封賞,無法令下屬長期、積極的追隨;他僅僅在乎衣錦還鄉,對待敵軍手段殘暴,所到之處均以武力征服,早已失去民心支持;他棄先前義帝與諸將的約定不顧,刻意忽視“先入關王之”的承諾,又多立與自己關係好的將領爲王,引起其他諸侯的不滿;秦亡之前,懷王至少是各路起義軍名義上的共主,但後來遭到項羽粗暴的遷逐,並被暗中殺害,這引起天下動盪不安,諸侯羣起效尤,再度輕啓戰端。

所以,韓信認爲,項羽一方看似強悍的外表下,實是“千瘡百孔、坑坑窪窪”,由強轉弱指日可待。他藉此安慰劉邦:不必困於項羽聲勢如日中天的假象之中;他們過多的失誤,都是隱憂,甚至已逐漸成爲“致命傷”。

劉邦劇照

既然敵軍的條件未必比我方有利,那麼咱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來扭轉局勢呢?

韓信提出了3個戰略:

首先,“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

項羽不能善用人才,咱們應該反其道而行,廣納賢臣意見,授權勇將征討。

不應該在漢中被動等待局勢演變,而要積極進取,通過武力的進逼,來“催化”敵人內部的矛盾,進而削弱對手實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其次,“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基於項羽吝於獎賞的弱點,韓信勸劉邦多予功臣實質利益,而其中以天下城邑來分封功臣,則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一來,不但己方將士更能凝聚士氣,人人都替未來積極打拼,即使原屬他方的有志之士,也會衡量局勢與利益,轉而爲我方效命。

由此可見,韓信本人對“分封”有着一定程度的熱衷,這也牽涉到日後他請命封王的行動。

最後,“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

發動戰爭需要兵力,漢中的3萬將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劉邦最佳的倚賴戰力。

這些將士都希望早日離開偏遠的巴蜀漢中,如果能善用他們這一層內在的心理需求,使得軍隊上下目標一致且明確,那麼他們自然要比一般軍隊更加武勇。

這3大戰略,是韓信“漢中對”的主軸,原則就是“反其道”。

韓信劇照

然而,“漢中對”言至此,劉邦中心或許仍有疑慮——就算掌握了敵軍的優劣條件,也明白了自己必須積極主動,但是客觀的環境,是否真的有利於我方呢?

於是,韓信“一錘定音”,作了補充說明,終使劉邦充滿了信心。他指出——客觀環境,對劉邦極有利。

章邯、董翳、司馬欣三人,既爲秦將,但帶領秦軍打了敗仗,秦人傷亡慘重,又間接害了秦降卒20萬(慘遭活埋),唯獨他們三人不但倖免,還封王享爵,秦地百姓即使沒有恨之入骨,但內心如何原諒他們?

眼下,他們三人在秦地的權力基礎,其實是非常薄弱的。再者,先前劉邦入關時,給秦地百姓留下了好印象,但遭到項羽的阻撓(違背諾言),而不能滿足秦地百姓的期待。

因此,韓信告訴劉邦,這正是天賜良機,當然要立即抓住時機,順勢而爲!所以他才說“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劉邦劇照

玲瓏說

如果沒有韓信的鼓勵,劉邦或許不會這麼快、這麼順利地離開漢中、平定三秦,進而東向與項羽爭奪天下。

蟄伏許久的韓信,也隨着劉邦的突圍,開始進一步展露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事實上,“漢中對”中的理論,無論是否被韓信提出,以當時的形勢和歷史背景來看,都會被實現,只是早晚而已。

也就是說,韓信“漢中對”的最大意義,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正因爲韓信加強了劉邦爭天下的信念,使得滅秦後因封王不公而早已動盪不安的天下局勢,加速崩潰;楚漢相爭提早開啓,也使得劉邦在擴張方面相對順利。

劉邦從進入巴蜀漢中,到平定三秦出關,實際上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而重用韓信的價值,則在此處完全展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