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上映已经超过两周了,在同期播出的电影中算是热度比较高的,昕玥上个周末去看还是满座。

但是观影后的声音跟人们最初想象的不太一样,更是与去年同样的团队制作的、取得非常好成绩的《哪吒之魔丸降生》相去甚远,目前豆瓣评分已经下跌到6.9分。

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100个人去看,大约30人认为不好看,70人认为好看。

其中70的“好看”评论中包括了“还行”、“挺好”和“特别好”三种评价,具体比例如何不得而知。

豆瓣讨论小组里吵吵闹闹的,大多数人都纠结在电影所表达的思想价值观和表达方式上是否有问题上。

昕玥脑子比较简单,想不得太深入,就不去凑那个热闹,只想说说小九和姜子牙的“CP感”。

昕玥想说的“CP感”,并不是通常说的男女情侣的匹配度和互动自然感,而是性别、年龄、阶层等差别之下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感,和彼此交往或接触等情节表演产生的、引发观众持续的观剧欲望。

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东西,但是往往,一部片子对观众的吸附力就存在于这种细节之中。

在近几年,国产动画受到好评比较多的作品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逐渐成为经典的、让人喜欢嗑的“CP”。

《罗小黑战记》:小黑和无限

罗小黑是个潜藏大能量、心灵受过创伤但个性单纯的孩子设定。

他会不经意间爆发自己的小宇宙,让不可挽回的事情峰回路转。

他是个可造之材,遇到好的教导员,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遇到别有用心的人,会成为灾难的制造者。

但是因为心智不成熟,他看不透人性,对待事物非常感性,凡事没有过多思考,只要别人对自己好他就感恩戴德,乃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而无限是个能力超强,明辨是非、善良温暖的、兄长般的人物。

所以,当小黑遇到无限,他的潜力会被发现并向对的方向发展,受伤的心灵会被治愈,对为自己真心付出的人产生深厚的感情等等,两者的人物设定本身就让他们的“在一起”充满了想象空间。

偏偏小黑还被作者妈妈生得憨萌可爱,全身圆嘟嘟,眼睛圆溜溜,一副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摸两下的样子,很难不撩动闷骚人的心。

同时对无限也没有吝啬笔墨,日式的美男脸,一双大眼睛闪闪发亮,目光一如既往地坚定和纯净,飘逸的长发,仿古装的装束,身材颀长,走起路来双手放身后,腰杆挺直,给人一种威慑感和可靠感。

而两者的互动更是有趣又感人。

初识之时,小黑不了解无限,所以总是想离开他,但是无限发现了他身上的能量,出于责任心必须要把他引入正道,所以不让他走。

小黑三翻四次想逃跑,用的都是小孩子的伎俩,但是无论如何折腾,无限都若无其事,用手轻轻一挥便把他捞回来,搞了半天,就像大哥哥陪着小弟弟玩捉迷藏,不亦乐乎。

屏幕外的你看到这时估计嘴角都弯起了祖母笑。

小黑对人类有偏见,无限没有喋喋不休,而是故意引他走到人群中,和人类一起洗澡,吃人类的食物等等。

小黑一会委屈巴巴的,一会面对美食诱惑又打脸真香……还没走到目的地,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两个人物之间微妙的情谊逐渐深厚。

这是大哥哥与小弟弟式的CP感,百嗑不厌。《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和敖丙

哪吒和敖丙是注定要有CP感的。

因为故事本就设定哪吒是魔丸,敖丙是灵珠,两物本是一体,从混元珠分离出来。

而同根同源之外,两人还一样活在非常无奈的环境中,有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感。

所以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从彼此的眼神迅速地读出了对方对友谊的渴望,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地迅速理解对方,视为知己。

哪吒是魔丸,与这设定相对应的是性格叛逆,综合痞、丧、吊等特征,糅合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坏”对观众没有杀伤力,反而增添了对角色的怜爱和喜欢。

敖丙是灵珠,本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自幼被灌输了复仇大计,本性的善和劝诱的恶一直在挣扎,他的行为就存在了不确定性。

在这样设定的前提下,魔丸和灵珠的接触和碰撞就很能引人遐想了。

而形象的设计,哪吒在传统设计上添加至丧至“雕”的“气质”,让人一见就有上前撩一下的欲望;敖丙借了灵珠的好名得了一个美男子的形象,是整部片的颜值担当,赏心悦目主要是他的功劳。

哪吒第一次见到敖丙的时候对他很好奇,觉得他很多与众不同又很多跟自己相似之处。

但是通过母夜叉事件,他知道了敖丙的正义之心,说话也投机,而且他也独来独往,于是生出了结交之心。

当听说父亲要给自己开生日宴会时,他偷偷地扯下一块布给敖丙写了邀请函,亲自把它送到敖丙的手中。

哪吒把邀请函递给敖丙的时候表情非常丰富,两手放到裤子下面,眼睛斜瞄着对方,嘴巴咧着——有点难为情,有点欣喜,有点担忧(怕他拒绝),又充满了期待。

而接到邀请函的敖丙也是内心戏十足,眉头紧皱,眼神彷徨,既有欣喜,又有遗憾和难过。

两个角色都流露出了对彼此的惺惺相惜和对环境的无奈,为后来的拉手抗天雷给了自然的过度。

这是两个同龄少年的CP感(尽管外形看起来有年龄差,但是满满的CP感)。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江流儿和大圣

哪吒魔丸是经过改编让其与敖丙有前世渊源,江流儿和大圣是通过传统故事给了渊源暗示。

因为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的小名就是江流儿,他们命中早就注定要结为团队的。

而除了这个痕迹,电影设定的江流儿和大圣也是很搭的。

首先从外形来说,江流儿圆头圆脑,眼睛澄净和明亮,一眼就给了“冰雪聪明”和“善良通达”的印象,很有亲和力。

大圣则干瘦丑帅,属于神奇的外貌设定——明明很丑,却看着养眼。

除了痩和酷,大圣眼神还带着忧郁和不安,放出着等待一个灵魂的闯入、把他从某种边缘中拉回来的信号。

圆嘟嘟的江流儿和干瘦的大圣,仿佛就是量身定做用来互补的一般。

其次是角色设定。

江流儿先是大圣的忠实粉丝,绝对铁粉的那种,不管大圣处于什么状态,他从来没有减少对大圣的崇拜和欣赏。

这种设定为江流儿的主动靠近给了最好的理由。

而他最终会修炼成佛的命运预示着他比凡人有更高的觉悟,他有给困惑之人指点迷津的潜能。

大圣如果在n百年前根本不会搭理这样的小粉丝,但是电影给了他特殊的背景,就是经历了被打败和镇压的事情之后变得消沉和困惑。

他需要有人带他走出困境。

江流儿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不但使之破了封印,还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使之悟出人生真谛,突破了自己的困惑,实现王者归来。

简单说,两个角色之间,一个需要,一个能给,仿佛谁也离不开谁,而这种互动在基本的动态中都能被观众get到,这就是CP感。

《姜子牙》:姜子牙和小九

比较了以上种种,我们最后来看看《姜子牙》的姜子牙和小九。

小九首先是外形设计上不够吸引人,说美感比不上《白蛇缘起》的小白,说萌态比不上罗小黑,说个性比不上魔丸哪吒,说内涵比不上《大圣归来》的江流儿。

说白了,没有特色,没有留住目光的魅力,没有让人喜欢到产生截屏做桌面的冲动。

其次是设定。

姜子牙是神仙大叔。

而小九的设定是商纣王曾经的妻子,被狐狸精附了体在商王朝的宫殿里厮混了N年,直到商朝被推翻后被拉上断头台。

其实就是一名失婚的少妇。

这样的配置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玄幻剧《宸汐缘》,被封为战神的神仙大叔和小丹鸟幻化的少女。

同样是围绕着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话题,但,九宸与灵汐的故事感人至深。

《姜子牙》却极力地表达它只谈了话题并没有涉及情意。

因为它标榜的主题是天下和苍生,台词里三句不离,怎么可能让神仙跟一名少妇谈恋爱呢?

可问题是,嘴里说不是,身体又不够实诚。

昕玥觉得,小九(这个名字本身就暧昧,古言故事里出现频率很高)和姜子牙在电影中的互动,处处都有古偶剧片段的似曾相识感。

小九一出场便花式耍赖——现在古偶剧的女主不都这样么?

紧接着,你追我逃。

小九带着耍赖得来的地图逃走了,姜子牙不要命地追赶,然后当小九遇到危险了,姜子牙再舍命相救。

在你伤我救、我伤你救礼尚往来之后,用有色眼镜看姜子牙的小九终于撇开了成见,对他的好感升级。

还是熟悉的古偶剧配方。

这些还不够。

最让人迷眼的是最后为了让小九去归墟轮回重生,神仙大叔一路深沉而忧郁地公主抱……

昕玥一直以为像这样引人想入非非的画面只有爱情剧才会出现——神仙不是会飞么?又或者背着跑不更快么?

抱到尽头,小九却又能正常走路了,走到归墟的入口,绚丽的逆光之中回眸一笑,仿佛跟恋人作最后的告别。

少妇与神仙大叔一路同行,这种搭档本身就尴尬,情节互动又偏偏采用了爱情男女互动的模式,然后又在台词努力提醒大家要多想想苍生。

用古偶剧一般的表现方式,却又处处拿着正道和大义去隔离,给了CP,却没给CP感,其间的违和让人很懊恼。

所以,看完整片,男女主的情谊无法得到定义,也无法触动观众的感情,就是评论区说的,无法共情,也没有感染力。

可见,一部片子的CP感是否营造出来,往往决定了它的受欢迎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