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上映已經超過兩週了,在同期播出的電影中算是熱度比較高的,昕玥上個週末去看還是滿座。

但是觀影后的聲音跟人們最初想象的不太一樣,更是與去年同樣的團隊製作的、取得非常好成績的《哪吒之魔丸降生》相去甚遠,目前豆瓣評分已經下跌到6.9分。

簡單粗暴地理解,就是100個人去看,大約30人認爲不好看,70人認爲好看。

其中70的“好看”評論中包括了“還行”、“挺好”和“特別好”三種評價,具體比例如何不得而知。

豆瓣討論小組裏吵吵鬧鬧的,大多數人都糾結在電影所表達的思想價值觀和表達方式上是否有問題上。

昕玥腦子比較簡單,想不得太深入,就不去湊那個熱鬧,只想說說小九和姜子牙的“CP感”。

昕玥想說的“CP感”,並不是通常說的男女情侶的匹配度和互動自然感,而是性別、年齡、階層等差別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默契感,和彼此交往或接觸等情節表演產生的、引發觀衆持續的觀劇慾望。

看似與主題無關的東西,但是往往,一部片子對觀衆的吸附力就存在於這種細節之中。

在近幾年,國產動畫受到好評比較多的作品中,就產生了各種各樣逐漸成爲經典的、讓人喜歡嗑的“CP”。

《羅小黑戰記》:小黑和無限

羅小黑是個潛藏大能量、心靈受過創傷但個性單純的孩子設定。

他會不經意間爆發自己的小宇宙,讓不可挽回的事情峯迴路轉。

他是個可造之材,遇到好的教導員,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遇到別有用心的人,會成爲災難的製造者。

但是因爲心智不成熟,他看不透人性,對待事物非常感性,凡事沒有過多思考,只要別人對自己好他就感恩戴德,乃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而無限是個能力超強,明辨是非、善良溫暖的、兄長般的人物。

所以,當小黑遇到無限,他的潛力會被發現並向對的方向發展,受傷的心靈會被治癒,對爲自己真心付出的人產生深厚的感情等等,兩者的人物設定本身就讓他們的“在一起”充滿了想象空間。

偏偏小黑還被作者媽媽生得憨萌可愛,全身圓嘟嘟,眼睛圓溜溜,一副誰見了都忍不住想摸兩下的樣子,很難不撩動悶騷人的心。

同時對無限也沒有吝嗇筆墨,日式的美男臉,一雙大眼睛閃閃發亮,目光一如既往地堅定和純淨,飄逸的長髮,仿古裝的裝束,身材頎長,走起路來雙手放身後,腰桿挺直,給人一種威懾感和可靠感。

而兩者的互動更是有趣又感人。

初識之時,小黑不瞭解無限,所以總是想離開他,但是無限發現了他身上的能量,出於責任心必須要把他引入正道,所以不讓他走。

小黑三翻四次想逃跑,用的都是小孩子的伎倆,但是無論如何折騰,無限都若無其事,用手輕輕一揮便把他撈回來,搞了半天,就像大哥哥陪着小弟弟玩捉迷藏,不亦樂乎。

屏幕外的你看到這時估計嘴角都彎起了祖母笑。

小黑對人類有偏見,無限沒有喋喋不休,而是故意引他走到人羣中,和人類一起洗澡,喫人類的食物等等。

小黑一會委屈巴巴的,一會面對美食誘惑又打臉真香……還沒走到目的地,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兩個人物之間微妙的情誼逐漸深厚。

這是大哥哥與小弟弟式的CP感,百嗑不厭。《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和敖丙

哪吒和敖丙是註定要有CP感的。

因爲故事本就設定哪吒是魔丸,敖丙是靈珠,兩物本是一體,從混元珠分離出來。

而同根同源之外,兩人還一樣活在非常無奈的環境中,有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感。

所以當他們相遇的時候,從彼此的眼神迅速地讀出了對方對友誼的渴望,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能夠感同身受地迅速理解對方,視爲知己。

哪吒是魔丸,與這設定相對應的是性格叛逆,綜合痞、喪、吊等特徵,糅合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壞”對觀衆沒有殺傷力,反而增添了對角色的憐愛和喜歡。

敖丙是靈珠,本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自幼被灌輸了復仇大計,本性的善和勸誘的惡一直在掙扎,他的行爲就存在了不確定性。

在這樣設定的前提下,魔丸和靈珠的接觸和碰撞就很能引人遐想了。

而形象的設計,哪吒在傳統設計上添加至喪至“雕”的“氣質”,讓人一見就有上前撩一下的慾望;敖丙借了靈珠的好名得了一個美男子的形象,是整部片的顏值擔當,賞心悅目主要是他的功勞。

哪吒第一次見到敖丙的時候對他很好奇,覺得他很多與衆不同又很多跟自己相似之處。

但是通過母夜叉事件,他知道了敖丙的正義之心,說話也投機,而且他也獨來獨往,於是生出了結交之心。

當聽說父親要給自己開生日宴會時,他偷偷地扯下一塊布給敖丙寫了邀請函,親自把它送到敖丙的手中。

哪吒把邀請函遞給敖丙的時候表情非常豐富,兩手放到褲子下面,眼睛斜瞄着對方,嘴巴咧着——有點難爲情,有點欣喜,有點擔憂(怕他拒絕),又充滿了期待。

而接到邀請函的敖丙也是內心戲十足,眉頭緊皺,眼神彷徨,既有欣喜,又有遺憾和難過。

兩個角色都流露出了對彼此的惺惺相惜和對環境的無奈,爲後來的拉手抗天雷給了自然的過度。

這是兩個同齡少年的CP感(儘管外形看起來有年齡差,但是滿滿的CP感)。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江流兒和大聖

哪吒魔丸是經過改編讓其與敖丙有前世淵源,江流兒和大聖是通過傳統故事給了淵源暗示。

因爲在《西遊記》原著中唐僧的小名就是江流兒,他們命中早就註定要結爲團隊的。

而除了這個痕跡,電影設定的江流兒和大聖也是很搭的。

首先從外形來說,江流兒圓頭圓腦,眼睛澄淨和明亮,一眼就給了“冰雪聰明”和“善良通達”的印象,很有親和力。

大聖則乾瘦醜帥,屬於神奇的外貌設定——明明很醜,卻看着養眼。

除了痩和酷,大聖眼神還帶着憂鬱和不安,放出着等待一個靈魂的闖入、把他從某種邊緣中拉回來的信號。

圓嘟嘟的江流兒和乾瘦的大聖,彷彿就是量身定做用來互補的一般。

其次是角色設定。

江流兒先是大聖的忠實粉絲,絕對鐵粉的那種,不管大聖處於什麼狀態,他從來沒有減少對大聖的崇拜和欣賞。

這種設定爲江流兒的主動靠近給了最好的理由。

而他最終會修煉成佛的命運預示着他比凡人有更高的覺悟,他有給困惑之人指點迷津的潛能。

大聖如果在n百年前根本不會搭理這樣的小粉絲,但是電影給了他特殊的背景,就是經歷了被打敗和鎮壓的事情之後變得消沉和困惑。

他需要有人帶他走出困境。

江流兒出現的時機剛剛好,不但使之破了封印,還循循善誘和言傳身教使之悟出人生真諦,突破了自己的困惑,實現王者歸來。

簡單說,兩個角色之間,一個需要,一個能給,彷彿誰也離不開誰,而這種互動在基本的動態中都能被觀衆get到,這就是CP感。

《姜子牙》:姜子牙和小九

比較了以上種種,我們最後來看看《姜子牙》的姜子牙和小九。

小九首先是外形設計上不夠吸引人,說美感比不上《白蛇緣起》的小白,說萌態比不上羅小黑,說個性比不上魔丸哪吒,說內涵比不上《大聖歸來》的江流兒。

說白了,沒有特色,沒有留住目光的魅力,沒有讓人喜歡到產生截屏做桌面的衝動。

其次是設定。

姜子牙是神仙大叔。

而小九的設定是商紂王曾經的妻子,被狐狸精附了體在商王朝的宮殿裏廝混了N年,直到商朝被推翻後被拉上斷頭臺。

其實就是一名失婚的少婦。

這樣的配置讓人不由得想起了玄幻劇《宸汐緣》,被封爲戰神的神仙大叔和小丹鳥幻化的少女。

同樣是圍繞着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的話題,但,九宸與靈汐的故事感人至深。

《姜子牙》卻極力地表達它只談了話題並沒有涉及情意。

因爲它標榜的主題是天下和蒼生,臺詞裏三句不離,怎麼可能讓神仙跟一名少婦談戀愛呢?

可問題是,嘴裏說不是,身體又不夠實誠。

昕玥覺得,小九(這個名字本身就曖昧,古言故事裏出現頻率很高)和姜子牙在電影中的互動,處處都有古偶劇片段的似曾相識感。

小九一出場便花式耍賴——現在古偶劇的女主不都這樣麼?

緊接着,你追我逃。

小九帶着耍賴得來的地圖逃走了,姜子牙不要命地追趕,然後當小九遇到危險了,姜子牙再捨命相救。

在你傷我救、我傷你救禮尚往來之後,用有色眼鏡看姜子牙的小九終於撇開了成見,對他的好感升級。

還是熟悉的古偶劇配方。

這些還不夠。

最讓人迷眼的是最後爲了讓小九去歸墟輪迴重生,神仙大叔一路深沉而憂鬱地公主抱……

昕玥一直以爲像這樣引人想入非非的畫面只有愛情劇纔會出現——神仙不是會飛麼?又或者揹着跑不更快麼?

抱到盡頭,小九卻又能正常走路了,走到歸墟的入口,絢麗的逆光之中回眸一笑,彷彿跟戀人作最後的告別。

少婦與神仙大叔一路同行,這種搭檔本身就尷尬,情節互動又偏偏採用了愛情男女互動的模式,然後又在臺詞努力提醒大家要多想想蒼生。

用古偶劇一般的表現方式,卻又處處拿着正道和大義去隔離,給了CP,卻沒給CP感,其間的違和讓人很懊惱。

所以,看完整片,男女主的情誼無法得到定義,也無法觸動觀衆的感情,就是評論區說的,無法共情,也沒有感染力。

可見,一部片子的CP感是否營造出來,往往決定了它的受歡迎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