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發掘,國內又掀起了一場空前的考古熱,使很多人都變成了考古愛好者。不過,人們雖然對考古津津樂道,卻對考古學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並不瞭解。

嚴格來說,中國在民國以前是沒有考古這個概念的,直到1925年,清華大學的李濟教授開始在山西夏縣進行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挖掘,這才正式開創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考古學科。那麼在此之前,中國的古代人是否也進行"考古"呢?如果是的話,他們到底是如何進行考古發掘和文物收藏的呢?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古代人的"博物館"

事實上,考古作爲一個籠統的廣義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着非常久遠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代起,人們就已經建立起了對古物進行收集、收藏和研究的意識。

在東周的首都洛陽,周天子設置了一種名叫守藏室的部門,專門進行國家古籍和珍貴禮器的收藏,就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博物館和檔案館。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曾經擔任過"守藏室之史"的職位,也就是管理守藏室的一個官員。因此,老子可以說是中國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一位"博物館管理員"。

老子

在古代,由於古物的鑑定和收藏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一般都由皇家進行運轉和操作。漢朝時期,在宮廷之中設立了"天祿閣"、"石渠閣"、"蘭臺閣"等建築,專門進行珍貴檔案和典籍的收藏。在北宋時期,宋徽宗創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博物館,並把收錄在其中的所有珍貴文物都進行分門別類的記載,形成了《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文獻著作。時至今日,我們很多的考古學家對一些古代文物進行鑑定時,仍然需要參考宋徽宗的這些記錄。

宋徽宗雖然是個昏君,卻對考古界有巨大的貢獻

可以看出,古代人也喜歡發掘、收藏、研究古物,他們雖然不把這種行爲稱作"考古",但其實是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那麼,既然古代人喜歡研究和收藏古物,那他們都發現了哪些類型的文物呢?青銅器

在中國古代,發現最多,被人們收藏和研究最多的古物,當屬青銅器。青銅器在商周時期大都作爲祭祀用的禮器,代表着王權和天命。所以,當古人挖掘到青銅器時,一般都會將其獻給當時的皇帝,並作爲一種祥瑞昭示天下。也正因如此,這種重大的發現也都會被記錄在史書之中。

比如在《史記》中記載,漢武帝時期,在汾陰(今山西運城)一帶就曾發掘出了一個青銅大鼎。這個鼎的出土被當時的人們視爲上天恩賜的祥瑞,所以轟動一時。漢武帝爲了把這個鼎迎入長安,竟然親自前去迎接,後來還專門去了泰山舉行了封禪大典,並且把年號改爲了"元鼎"。

除了挖掘,古人還具備了一定的鑑定能力。《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漢武帝有一個古老的青銅器,卻無法辨識這件器物的年代。於是,他就去問一個名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通過辨識上面的銘文,判斷出這件青銅器製造於齊桓公時期。《宋史》中也記載,北宋真宗時期,在乾州(陝西咸陽)一帶曾經挖掘出一件青銅鼎,上面有21個字銘文。真宗皇帝命學識淵博的儒臣進行考證,判斷出這件文物的名稱爲"史信父甗"。

諸如以上史料都說明,在中國古代,我們的祖先早已開始了青銅器的考古和鑑定工作。到了北宋時期,這些收藏和鑑定的成果還被編纂成了書籍,形成了很多著名的青銅器鑑定名錄,例如呂大臨的《考古圖》,以及前文中提到的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圖》等等。

《宣和博古圖》玉器

古人們熱衷收藏的另外一種古物就是玉器。玉文化在中國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古人認爲,玉不僅可以辟邪,而且還和君子的品性有相似之處,也就是所謂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所以,玉器一直備受古人的鐘愛和推崇。

關於玉器的收藏和傳承,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和氏璧的故事。相傳在戰國時候的楚國,一個名叫卞和的人在荊山之上開採到一塊美玉,並將其獻給了楚王,這就是名動天下的和氏璧。後來,和氏璧在楚國、趙國、秦國之間流傳,並最終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玉璽。這塊傳國玉璽又在歷朝歷代之間傳承,歷經兩漢、兩晉、南北朝、隋唐,見證了近900年的王朝更替,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徹底遺失。

完璧歸趙

除了傳國玉璽之外,古人們也經常發掘到埋在地下的其他玉璽。例如,《魏書》中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當皇帝時曾進行全國範圍內的滅佛運動,當他命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附近的一所寺廟搗毀佛像時,竟然在佛像的泥胎中間發現了一塊玉璽。還有,在晉愍帝建興年間,大將軍劉琨也曾掘地而得玉璽,並將這塊玉璽送到了南方的東晉皇帝手中。

除了了玉璽之外,還有其他類型的玉器被髮掘和收藏。晉成帝年間,在廬江舂穀縣(今安徽蕪湖)發現一枚玉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在江乘縣(今江蘇南京一帶)的地下挖出一塊玉璧,直徑五寸八分。大明四年,徐州刺史劉道隆在汴水中發現一枚白玉戟。

玉璽

和青銅器一樣,這些玉器的現世也被當時的人認爲是一種祥瑞,所以都在史書中有很明確的記載。不過,由於王朝的興替和戰火的洗禮,這些文物都再一次被遺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石鼓

然而,並不是所有古代人發掘的古物都遺失了。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件文物被古代人意外的發現,然後被收藏和傳承了一千多年,至今都還保存的很完整,這件文物就是陳倉石鼓。

在唐朝貞觀年間,一個牧羊人在鳳翔陳倉(今陝西寶雞)發現了十塊像圓鼓一樣的大石頭,上面刻着很多奇形怪狀的文字,因此被稱爲陳倉石鼓。自此之後,陳倉石鼓聞名天下,並開始在中國曆代王朝之間不斷的傳承。

石鼓

據考證,石鼓誕生於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東周時期,上面的文字是一種比篆書更加古老的字體,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一種石刻文字。在那位牧羊人發現它之前,它已經在關中平原上靜靜的躺了一千多年。

唐代的大詩人韓愈最早認識到了石鼓的價值,並曾經專門寫過一篇《石鼓歌》,以引起世人對石鼓保護的重視。到了宋朝,石鼓又一度被名臣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收集起來,並最終送入了宋朝皇宮,最後被宋徽宗所收藏。

靖康之變後,石鼓輾轉到了北方,它們幾經丟失,又幾次被發現,歷盡了千年的戰火和動盪,最終被保存在北京孔廟之中,安然的經過了元、明、清三代。現在,這件由唐朝老祖宗們發現的文物已經成爲了中國的鎮國之寶,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

石鼓上的文字

石鼓的傳承和收藏,展現了古代中國的文人士大夫對文物的保護和研究的重視。他們當時雖然沒有科學的文物保護手段,但卻始終秉持着傳承中華文化的宏願,將石鼓這件中華瑰寶艱難的保存了下來。碑刻

石鼓之所以珍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篆刻的古老文字。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書法和文字有着天生的熱衷,由於紙質書法作品不易保存,所以大量的篆體、隸書、楷書的書法精品都是通過碑文拓印的形式流傳下來的。

《九成宮醴泉銘》碑刻

從東漢末年開始,大書法家蔡邕、鍾繇等就已經開始了對古代碑刻的收集和整理。南北朝時期,梁元帝編纂了一部《碑集》,共100卷,收錄了大量珍貴的古代碑刻文字。到了宋朝,碑刻的研究和收藏達到了頂峯,還爲此專門誕生了一種以研究金文和碑刻文字爲主的學科,叫做金石學。我們熟知的大文豪歐陽修就是一位著名的金石學家,他編纂了一部《集古錄》,在其中收集了歷朝歷代數千篇碑文精品。

另外,北宋還有一位很有名的金石學家,他就是大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趙明誠一生酷愛考古,不僅收藏了大量的銘文和碑刻,還將它們編纂成書,形成了《金石錄》。同時,趙明誠還經常對碑刻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史書記載,他曾經多次登上泰山,對泰山上的石刻文字進行現場的拓印和考證,並分析這些文字和古籍記載的差異之處。

《金石錄》清朝重印本

正是有了古人對碑刻拓本的收集和收藏,所以才流傳下來了大量的魏碑、唐碑等碑刻材料,成爲了今天很多書法愛好者們必須臨摹的範本。清朝人的考古

古代人的考古學到了清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不僅僅再侷限於原有的青銅器、玉器、碑刻、書畫等以收藏爲目的的考古,而是漸漸開始有了一些重大的考古發現,其中一些還甚至足以震驚世界。

例如,在清朝的道光年間,清朝人發現了統萬城遺址。統萬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是十六國時期的匈奴首領赫連勃勃建造的大夏國的都城。到了清朝時,這座堅城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早已變成了斷壁殘垣的廢墟。但是,清朝人卻根據史書的記載和對遺址城牆的考證,論證出了這座廢墟正是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遺址

還有,清朝光緒年間,在甘肅的敦煌莫高窟,一個名叫王圓籙的道士在石窟中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密室,在其中發現了數萬卷的古代珍貴經卷,被稱爲敦煌文書。這些經卷的發現並沒有引起當時清政府的重視,卻轟動了全世界的考古界,引來了歐美各國收藏家和文物販子的覬覦。他們紛紛前來購買和收藏這些經卷,最終導致這些珍貴的古籍大量流失海外。

敦煌文書被中國人發現,卻遭到了外國人的哄搶

當然,清朝時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的考古發現,那就是甲骨文。

1899年,清朝一個名叫王懿榮的官員在在中藥龍骨中發現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證明了商朝的存在。由於當時的甲骨很多都被人當做中藥喫了,造成了很多商朝史料的遺失,所以向來都有"人喫商史"之說。可以想象,假如不是王懿榮的這次考古發現,將會有更多的甲骨文被人喫掉,造成更大的史學界悲劇。

從以上可見,清朝人已經開始了一些考古發掘和考證,其中還運用到了實物和史書記載相互印證的科學方法,和近現代考古學的工作模式已經非常接近了。懷古

除了以上提到的考古,其實古人們還喜歡進行一種另類的"考古"模式,這就是懷古。

所謂懷古,是通過對古代遺蹟的探尋和憑弔,以詩文的形式來抒發對歷史變遷和王朝興替的感慨。例如唐末的詩人杜牧曾經親臨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在泥沙中發現了一枚折斷的鐵戟,因而寫下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的千古名句。

折戟沉沙鐵未銷

詩仙李白也曾經到訪過金陵的鳳凰臺遺址,在六朝宮殿的廢墟中探尋東晉名流們的墳冢,最終創作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佳作。還有元朝的張養浩,更是遊徑古代潼關,寫下了著名的元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發出了"山河表裏潼關路,宮闕萬千都做了土"的感嘆。

可以說,這種以懷古詩詞的形式進行的另類"考古",是一種只有古人才能玩的轉的高雅活動,咱們現代人還真的來不了。結束語:

說到這裏,我們或許已經對古代人的考古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在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信而好古",是指一個人非常的癡迷和愛好古舊的事物和知識。用這個詞,我們可以綜合的概括古代人那種另類的“考古情結”。

的確,身處古代的他們並沒有先進的探測和發掘手段,也沒有科學的文物保存技術。但是,“信而好古”的他們卻始終堅持着對古物的探尋和考究,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也正因如此,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才能夠永遠生生不息的流傳下來,歷盡五千年也未曾中斷,一直持續到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