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全国第7个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过去近七年时间里,十四亿中国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的带领下和贫困展开斗争,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可以说已经接近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这份收获丰厚的喜悦背后,离不开那些驻守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基层干部的付出与牺牲,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谱写了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截止去年,全国有800多位扶贫干部牺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文朝荣、黄文秀、李保国……这些时代楷模的名字不该被遗忘。

近期就有一部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为原型拍摄的主旋律影片《秀美人生》正在院线热映,影片讲述的就是广西乡村脱贫攻坚战驻村干部黄文秀,在扶贫路上的璀璨人生。

《秀美人生》在上映短短一个月内就创下了口碑和票房的双奇迹,豆瓣评分高达近8分,在排片占比仅为0.2%的情况下收获了全国累计票房2000多万,它究竟是如何做到成为“票房黑马”的?

以真情动人,挖掘生命的高度与宽度

《秀美人生》的导演苗月曾说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秀场,而黄文秀的生命秀场就在村屯。

不同于其他来自城市、机关到贫困乡村工作的扶贫干部,黄文秀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出生起,黄文秀的背上就牢牢系着一根绳索。年少时,这根绳索牵引着她发奋图强走出农村,当她完成了北京的硕士学业后,黄文秀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用满腔的热血回报她深深热爱着的家乡。

于是这根绳索又驱动着她回到了滋养她成长的土地上,在“精准扶贫”的国家号召下,黄文秀积极参与到了家乡的扶贫工作中。

丹心闪耀,黄文秀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信念投入到了这场扶贫战役中,她深知扶贫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帮助,而是深入扶贫户的内心,帮助他们一点一点抚平那些曾被贫穷带来的伤害。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工作深度就在于她愿意真正去体谅贫困户的内心。正如影片展示的那般,黄文秀无惧暴雨山洪的危险,帮助银匠老人和她的两个孙子搬迁下山重操旧业;坚持邀请从百坭村走出去的技术人员回乡给村民传授果树的栽培技术,反哺农村;打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帮助贫困户黄大贵重新回到妻女的身边;引领和她一样的驻村年轻工作者实现“体验生活”到“主动请缨”的信仰救赎。

为此,黄文秀牺牲了个人的时间,牺牲了陪伴父母的时间,甚至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影片开头对黄文秀的人生进行了设问,“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做出的种种选择之后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你的勇气来自哪里?”

“我的勇气正是来自于生命与土地一起成长的情感基因,来自于改变生活现状的一种期待,来自这个时代给予我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的坚持。”黄文秀给出的回答谨慎而又郑重,她的生命意义超越了扶贫工作本身的温度,传承了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就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高度。

黄文秀用责任和爱心传递温暖,用信仰和实干重新定义生命的高度,用勇于担当无惧困苦的年轻人态度强势输出青春正能量,她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在脱贫攻坚战一线前仆后继的扶贫工作者,共同诠释着共产党人忠诚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以创新服人,主旋律电影的青春化表达

其实在决定拍摄《秀美人生》之前,导演苗月的内心是忐忑的,她此前也接触过不少扶贫题材的作品,但总担心自己无法找到主旋律电影新表达的突破口。

直到感受到黄文秀身上的青春力量之后,苗月决定通过更贴合年轻人鉴影口味的艺术手段,来向他们展现脱贫攻坚战中的人性光芒与民族的希望。

首先是镜头语言上的创新,电影用大量的诗意镜头呈现出了广西的秀丽山河,用大自然的真善美陶冶着观众的情操,用最具广西特别的方言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借此打破观众对农村的刻板印象。

在影片的很多细节处理上,导演也用了一些温暖的意象手法来体现。比如黄文秀生命的最后一刻,镜头定格在了她沐浴在阳光下的回眸一笑。

黄文秀年轻的生命为山洪吞噬本身是悲伤的,导演没有刻意用煽情的叙事手法去催动观众的眼泪,而是用很长的镜头展现去展现一只蝴蝶飞过酿酒的作坊,飞过结着砂糖桔的花枝,飞过波光粼粼的湖面,飞到观众最柔软的心尖上。

黄文秀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锋典范和时代楷模,《秀美人生》借此机会用影视的力量去纪念这位英雄,也希望所有观众都要以这些英雄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向前,甘于奉献,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秀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