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早已是我们生活中的必备,我们旅行、办理各种业务没有它,几乎寸步难行。有朋友脑洞大开,想穿越到秦朝,凭着我们现代人的见识和能力,在古代也许能混得风生水起。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到了古代,可能一天都过不下去,就被古人扭送到官府。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没有“身份证”,连睡觉都成问题。古代也需要身份证吗?那是当然的,不过在秦朝那时不叫身份证,叫“照身帖”,我们如今的身份证也是跟古人学的,这也是一种传承。

发明“照身帖”的正是秦国大名鼎鼎的商鞅。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富国强兵,变法涉及到秦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商鞅发明的“照身帖”也在秦国普及开来,人人都有。

“照身帖”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由官府发放,在秦国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出示“照身帖”。如果被查到没有这个证件,那就是黑人或被当作是敌国奸细。在律法森严的秦国,没有“照身帖”,恐怕比我们现在社会没有身份证更加难受。不过,商鞅的发明最后也害了自己,逼得他挖坑自埋。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因得罪秦惠文王被迫出逃,一路上却没有人敢收留他住宿。

为什么?因为商鞅变法其中一条就是施行“什伍连坐法”,一家犯法,十家连坐。没有身份证,谁敢留宿他,是要被连坐的?估计此刻商鞅也是悲愤交加,制度是我定的,我却作茧自缚。最终商鞅造反失败被擒,被车裂而死。这当然不是他制定的制度不好,而是他得罪了秦国贵族阶层,不让他继续活着,徒留一曲悲歌。

不过商鞅变法的影响力却深深影响了后世,单就“照身帖”来说,2000多年后就被一军阀头子学了去。

1936年,时任宁夏省政府主席的军阀头子马鸿逵,搞了个“居民证”,跟商鞅的“照身帖”类似。不过材质换成了白布,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长、面貌、特征,甚至还有手纹箕斗形状等项,可以说做得很细致了。不过他这个发明主要还是用来对付红军的,和商鞅的初衷是有区别的。

其实除了商鞅发明的“照身帖”,更早还有类似身份证的东西,但多是针对特定人群,如证明官员身份等。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或是书籍中,看到古代打仗调兵都需要用到“虎符”,曾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相传“符”是姜子牙发明的。

“虎符”,由国君与在外出征的将帅各持一半,验证时两个“符”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因为独一无二的特性,造假很难,逼得有人为达到目的,采用偷窃的方式,“信陵君窃符救赵”就说明了这一点。

古代除了虎符,还有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证明身份的信息,各个行业所用的“身份证”名称叫法不同。

这时有人会说,不管是什么“照身帖”或是“虎符”,他们上面又没有相片,更没有现在的录入指纹、嵌入防伪等技术手段,随便伪造个不是很容易吗?没错,技术上也许没太大难度,但制度上就过不了,敢造假还想不想活了?

古代各种类型的“身份证”也是严禁出借的,私自仿制更不行。以明朝来说,“借者与借与者同罪”,被发现后一律“依律问罪”,严重者有性命之忧。古今都一样,有法律制度监管,没人敢顶风而上。

但“虎符”到了唐朝突然变成了“鱼符”,因为唐朝的建立者,李渊的爷爷叫李虎,为了避李虎的名讳而更名。

武则天却不喜欢这个名称,也许是为了凸显他“周”朝的不同,他改称“龟符”,作为官员的权利凭证。古代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但朝廷很多大臣极力反对,不过唐朝的女子们却对这个“龟符”爱慕不已,以得到这个“龟符”为荣。

这又是为何呢?原来这个“龟符”的含金量真的非常高,首先是用金子制成的,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三品及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使用,于是唐朝女子自然向往嫁给持有“龟符”的朝廷大员,从此就有了荣华富贵。

于此同时也催生出“金龟婿”——这个当时的热词。李商隐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直到现在,人们还常说“钓了个金龟婿”之类的话语。

其实古代证明人身份的介质非常之多,各行各业形式多样。但无论怎么变化都突出了对人的管理,有了身份证,使得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证可依”,更好地保护了我们的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