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的導火索

今天要說的事情發生在乾隆時期,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君主。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發生過一個非常有趣的事,甘肅撒拉族人蘇四十三不知道是因爲什麼樣的原因,率領着自己統治的組人起兵反抗清王朝的統治,造成聲勢巨大,似乎是要把甘肅的機關要地蘭州攻陷。

如果任由蘇四十三這麼發展下去,造成蘭州失守的話,那麼就必然會造成西北地區動亂嚴重,如若不進行鎮壓,那麼就會威脅到清王朝統治的安定。顯然,作爲統治者的乾隆皇帝肯定不願意這種局面發生。

於是,乾隆皇帝下達命令讓叛亂附近的軍隊立刻前往去鎮壓。將叛軍的想要叛亂的想法及時遏制在萌芽時期。

收到命令的部隊及時前往鎮壓,但是遲遲卻沒有捷報傳來,雙方似乎在戰場上僵持不下。這時,遠在都城的乾隆皇帝着急了,爲何我派出如此多的精良部隊去鎮壓個小動亂都遲遲無果,反而糧草與物資每天都在消耗。此時,乾隆皇帝將負責甘肅地區的官員勒爾謹革職。

由於物資消耗巨大,這個時候許多大臣爲了表示對朝廷的忠心,紛紛表示願意爲朝廷出錢出力。這時擔任甘肅布政使的王延贊願意拿出四萬兩以去贊助中央維持戰爭。

理論上說,大臣願意貢獻出如此多的銀兩應該是件好事,可不曾想,乾隆皇帝看出此事之端倪,一個小小的布政使爲何有如此大的財力?況且在那一時期甘肅的財政情況並不是良好,認爲這其中必然會有事情。

逐漸清晰的真相

基於爲國家安危的考慮,乾隆皇帝思索之後決定分爲兩個部分去佈置工作。

他一方面爲了穩住王延贊收下了他所捐贈的銀兩,並對其表示感謝,乾隆皇帝表面上繼續支持甘肅軍隊平定叛亂。

另一方面,乾隆皇帝下達密令讓甘肅地區的阿桂將軍和署理陝甘總督李侍堯在暗中對王延贊進行徹查,看是否存在貪污受賄行爲。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結果可想而知,王延贊確實存在貪污受賄的情況,但是王延贊貪污行爲牽扯到的關係網極爲龐大,牽扯到整個甘肅的官場。

這件事情還得從上一任甘肅布政使王亶望開始說起。在清朝時期的甘肅省,由於土地資源貧瘠,再加上甘肅地區出現了連年不斷的災情,朝廷就要經常對甘肅地區進行財政上的援助。

但是雖有政府進行幫助,奈何國庫無法維持甘肅地區的災情。

於是對於甘肅地區的科舉考生實行“捐納監生”制度,意思就是隻要是甘肅地區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需要向國家捐贈糧食40~50石就可以成爲監生,而捐贈來的糧食就會用於甘肅地區賑災使用。

這項政策推行是爲了爲國家財政減輕壓力,但是甘肅地區距離都城北京較遠,中央無法對其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這就讓一些居心裹測的官員轉了空子。

政策實行之初,甘肅地區的富家子弟爲了能夠順利進入官場,捐贈糧食就成爲了最好的途徑。同時捐糧也逐漸演變成捐銀,造成地方腐敗現象日益嚴重。

迫於無奈的乾隆皇帝停止了這項政策的進行,但是,這就意味着國家財政要繼續爲甘肅地區撥發賑災銀兩,國庫日益空虛。

很快,在時任陝甘總督的勒爾錦大臣和戶部一起上書祈求“捐納監生”制度繼續實行,乾隆皇帝也進行了批准。

爲了防止腐敗現象再次發生,乾隆帝親自選拔王亶望到甘肅上任。王亶望是乾隆皇帝所信任的人,但是乾隆皇帝萬萬沒想到的是,新上任的王亶望和勒爾錦早已是串通一氣,想要藉此機會發一筆橫財。

果不其然,王亶望上任之後,就讓捐糧行爲變成捐銀兩,所收上來的銀兩全部落到王亶望等人的口袋裏,而賑災倉庫確實顆粒無收。

王亶望、王延贊等人在位期間,民不聊生。但是事情最終還是會敗露出來,乾隆皇帝的猜測並沒有錯誤,甘肅地區的官員大大小小所有的官員基本也都參與此中。

據史料記載,統治者根據貪污數目的大小對所有參與者進行判刑,有六十餘人被處於死刑,這也就是乾隆時期的最大貪污案。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