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能存在五千年的歷史,其中農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爲古人的生存帶來了物質上的滿足,到後來還發展成爲了一種文化,給予了中國古人千百年來得以綿延的精神力量。

對於底層的百姓來說,農耕可能只是耕作種糧,但對於很多文人雅士來說,他也是一種情趣,是一種田園之情。這些文人們對待農耕文化不僅僅是傳統思想,在這其中還包裹着自己的情感,那文人們的情趣又具體體現在哪三個方面?

農耕文化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這種深厚土地和綠苗給文人雅士所帶來的親切感,也是由於農耕文化之脈,凸顯了思想上的統一

縱觀中國的歷史長河,無論是從商朝時期,還是到了如今的現代化社會,農耕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無法割捨的掛念。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都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爲主體,男耕女織、漁樵耕讀是中國農耕文化中的代表性特徵,這種文化也是千百年來經過歷史的洗禮所得出的經驗總結。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一部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曾經寫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這句詩歌生動地描繪出了農民們在田地間工作時的狀態,而這樣的生活狀態,也體現出了當時太平盛世的境況。中國的農耕文化是華夏兒女用不同方式所延續下來的精華,這其中所體現的精神力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如漢魏之時完成的著作《四月民令》中所體現出的華夏民族的耕作狀態一般,男耕女織,成年的男子要一邊讀書,一邊耕作,這種理想的耕作家庭模式也被稱作爲“耕讀傳家”。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中,沒有一個朝代是不把農業放在第一位的。

農業是最基礎的產業,它生產出糧食,給國人以最基礎的生活物資,而統治者治國也需要用農業來穩定社會,重農思想一直被延續着併發揚光大,曾經的“重農抑商”政策,便是古代社會對於重農思想的體現,古人們認爲農業是第一生產力。

不論是哪一家學派,又或是許許多多的著作,他們都體現出了農業的重要性,所以農業是古代社會的根柱,是支撐着整個社會運作發展的重要思想,這種思想由來已久,而且已經滲透到了古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如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的產生,就是中國古人爲了迎合農業的需要,所總結出的寶貴經驗,直到今天都對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古代的許多著作,也都是爲農業而作,重農思想早已植根於人們的心中。

古代的文人雅士便經常將農業與大自然聯繫在一起,寫出了許多富有閒情雅緻的詩歌,比如陸游的《鳥啼》中:

“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飢;四月鳴布穀,家家蠶上簇。”

這種農耕文化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中都影響着文人雅士的價值觀走向,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別樣的趣味。

中國的農耕文化所表達出的是一種國泰民安、生活祥和的畫面,古代的文人雅士們多踏遍各地山水,遊歷各地風情,便對山水田園之景產生了情愫

中國傳統文人的啓蒙思想幾乎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便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加上由於後來科舉制的發展,讀書考取功名的思想影響,使得很多傳統文人。要麼就是在江湖上漂泊,要麼就是進京趕考、升官任職。

不論他們究竟是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對於故鄉都有着深深的思念之情,這種情感是植根於他們的內心,滲透在他們的骨子裏的,他們不自覺地便會想起故鄉的土地、花、草等一切事物,所以故鄉的山水便成爲了這種情感的寄託,也成爲了一塊安逸之地。

在這些文人們途經各地風光時,他們看見的是青山綠水,但內心所裝載着的是對故鄉的土地和親人的思念,而使他們可以繼續在外奮鬥打拼的,正是這些文人年幼在故鄉時所建立的理想和抱負,他們爲了實現這些抱負而寒窗苦讀數十年,只爲有朝一日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爲朝廷效力,爲家族爭光。

這些文人們在外漂泊,內心十分渴望一種安寧、穩定的生活方式,山水田園正好就是這種淡泊寧靜生活的集中體現。古人們多數居住在有山有水之地,房屋旁便是河流,與鳥獸魚蟲、花草樹木爲伴,下雨便披蓑衣、帶一頂蓑帽去耕種,下雪時便在屋中生火烤暖,這樣的生活是多麼的愜意,而這也正是文人雅士們潛意識中所渴求的理想狀態。

莊子曾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

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是古代農耕人,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思想,這種觀念也體現出了古人尊敬自然、崇敬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模式。

古代的大多數傳統文人們從小也是在土地上生活長大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農耕文化的一脈傳承,對自然有着十分強烈的親和感。所以對於文人雅士來說,土地、青山、綠水,這些就是他們心心掛念的家園,家鄉中的鳥啼、蟲鳴、魚躍,便是他們聽來最爲悅耳的歌聲,這些便成爲了他們心中的渴求。

所以,古代的許多文人都向往着山水田園。無法做官實現治國抱負的文人們迴歸家鄉,親身耕地;還在試圖中艱難生存的文人們,渴望迴歸;即使是已經身處要職的文人們,他們也依然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回到耕地中,過上愜意的山水田園生活。

這種山水田園之情,是很多文人們在創作詩歌時,自然地流露出了清新之氣,那些詩歌都體現出了文人們追求山水田園生活的美好願望,這也是古代文人們的農耕情趣,山水田園也成爲了詩人們經久不衰的詠歎之題。

傳統文人們寒窗苦讀,便是爲了進京做官,但有很多文人在做官以後因爲不堪官場的黑暗,無法忍受勾心鬥角之事,而渴望隱居山林、隱逸田園

對於古代文人內心所渴望的隱逸之情,並不是在一個朝代忽然產生,也不是指代一小部分詩人,而是一個大的現象,並且由來已久,在很早之前已經初現端倪,這種田園隱逸之風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詩歌史,被歷來的文人們吟詠贊嘆,寫入詩歌中成爲主題,以這種隱逸之情承載內心的情感。

早在《詩經》中,就有許多篇章都體現出了隱士們自在悠然的生活狀態,表達出了身處亂世之人對於隱逸生活的追求、羨慕,這大概是隱逸題材的產生,這種文學素材也一直被沿襲下去,流傳於後世。

從古代的許多史書和著作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已經隱逸之人,還是追求隱逸之人,他們的這種願望、羨慕和所追求的理想狀態,都要到山林、田園中去實現,在遠離人世之地、淡泊寧靜的生活、悠然自得的閒趣,便是他們所渴求的生活理想狀態。

如今家喻戶曉的陶淵明便是隱居於田園中的代表之一,他的《飲酒》中有一著名的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一句生動地體現出了田園隱居的閒情逸致,表達出了陶淵明當時樸素自然、自得其樂的生活狀態,而這種生活也是由於陶淵明主動辭官以後,去到潯陽開荒,纔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隱居狀態。

不僅僅是陶淵明大詩人,謝靈運也曾辭去永嘉太守之位,到了會稽遊山玩水,他創作的許多山水詩都膾炙人口,體現出了濃濃的愜意快哉,不僅僅是這些詩人,還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到了晚年都選擇了隱居生活,愜意的過完了下半生。

身居官場的文人們,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官場的黑暗,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們想逃離這種勾心鬥角的政場,對實現自己的治國抱負失去了信心,轉身開始追求隱居生活的安逸,希望以此得到內心的安寧與平靜,體會生命的美好與樂趣。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人們大多數都有着自己的高潔志趣,他們不願意被世俗玷污,不論是在外漂泊落魄的文人,還是在官場上失意的雅士,他們很多都對山水田園有着強烈的渴求,他們追求這種農耕文化,喜愛這種悠然的狀態。

不論這些文人雅士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最後歸隱到山林中,他們的內心都沉澱着對這種農耕文化的渴望與追求,他們對山水田園都有着熱愛之情,對於這些文人雅士來說,山水田園這樣的農耕文化所帶來的生活,是一種愜意閒致的情趣,也是一塊生活的聖土。

正是由於中國農耕文化的滲透性、悠久性、哲理性和務實性,使得古代文人對於農耕有着強烈的親和感,從而延伸出了許多其他的不同情愫,但歸根結底,這些情愫都是古代文人對於山水田園、隱居山林這一類拓展出的農耕文化的情趣體現。

參考文獻:

《詩經》

《貞觀政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