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好,才能吃嘛嘛香,「养胃」也是日常「养生」主题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养胃,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

老一辈的人常说:喝粥养胃,吃面养胃。所以很多人在胃不舒服的时候,就喜欢吃一些清淡的粥或者面。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食物真的能养胃吗?哎,还真就不一定。粥和面不要长期吃

不能否认,软烂的粥、面条是很好消化的,几乎不用胃出什么力气。

在肚子很不舒服的时候,适量来点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就好比我们不可能让生病的人再满负荷工作,需要先根据情况调理好身体。

但是如果长期喝粥或者吃面,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不但不能养胃,对你的身体还有不小的坏处。

一方面,粥和面食非常稀软,胃部几乎不用怎么蠕动,就可以轻松的消化。长此以往,胃本身的功能没有被积极调用起来,得不到锻炼,胃动力就容易不足,消化能力也只会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白粥和面条的营养价值较低,基本上淀粉为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含量很少,长时间这样吃也容易营养不良。这样吃,才能养胃

胃本身有一套良好运转的黏膜防御和修复机制,通过吃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来养胃并不那么可行和有效。

相关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养胃方式,就是平衡膳食。

营养元素充足的优质饮食,能保护和促进胃粘膜的愈合。

只要没有过敏反应或者其他忌口,就应该尽可能选择各种各样的食物,当然了,是天然食物,而非零食、腌制品等深度加工的食物。

但是如果肠胃本身有问题,或对某种食物有异常反应,如胃痛、恶心、反酸、呕吐等,建议最好先找医生看看。

不同胃病需要注意的点并不一样,比如有的不适是胃酸分泌过少引起的,而有的不适其实是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这些需要通过具体的诊断确定后,才能够对症治疗。

得了相应的胃病应接受正规的治疗,一直指望能养好并不现实。养胃,更需要注意这些

胃病靠养更靠防,与其胃痛胃病过后想着“七分养,三分治”,不如注意一下生活细节,将胃病扼杀在摇篮里。

1. 进餐细节

①规律进餐

三餐规律,让胃养成一定的消化规律。

②细嚼慢咽

每口嚼20-30下,充分咀嚼食物,餐餐七八分饱。

③注意卫生

饭前便后需洗手,吃饭尽量在家自己做,聚餐吃饭尽量用公筷,外食时也尽量选择卫生环境较好的餐厅,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食材选择

①远离烟酒

百害无一利的烟酒,对于肠胃的刺激很大,研究表明,烟酒的摄入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广泛胃粘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

烟不但直接损伤胃粘膜,而且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②少吃腌制食物

腌制的食品(如火腿、香肠、咸鱼、各种腌菜),亚硝酸盐含量往往比较高,亚硝酸盐可以在胃里转化为亚硝胺,可能会诱发胃癌。

③低盐饮食

每日盐摄入过多,不仅会损伤胃粘膜,还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日食用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

④保证充足的蔬果

研究显示,每日摄入足够量的蔬菜、水果可降低胃病的发生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日应保证300-500克的蔬菜摄入(3-5拳),200-350克(1-2拳)的水果摄入。

3.放松心情

压力大、不开心的时候,胃分泌也容易跟着失调,这也是很多人压力大的时候会胃疼的原因之一。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运动,听音乐,唱歌,和别人聊天等健康活动来调整心情。

总结来说,稀软的食物的确适合在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的时候吃,但长期吃这类食物,并不能起到“养胃”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胃功能的退化。

欲养,先练。

只有平衡膳食,多锻炼胃部机能,才是真正的养胃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