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脉压差增大?高血压患者出现脉压差增大有什么危害?应该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血压分高压和低压。

高压就是我们的收缩压,是由于我们心脏收缩的时候,将血液推送到大动脉中,对大动脉形成一个压力,这就是收缩压。

而大动脉它有弹性,当弹性回收的时候,会继续把我们的血液往前推送,这时血液对我们大动脉有一个较低的压力,这就是舒张压。

而脉压差,就是高压减低压,也就是收缩压减舒张压。比如说我们的收缩压是120,舒张压是80,那么我们的脉压差就是40。

一般来说,脉压差在30~5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大于这个区间,我们就称之为脉压差增大。

脉压差增大的现象,一般发生在老年人当中,大概有60%~8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有脉压差增大的现象。如果是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脉压差增大的比例高达80%~90%。

为什么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出现脉压差增大的现象更多?主要因为老年人体内动脉的弹性功能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硬化。

有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脉压差增大的现象越常见。所以,脉压差增大和年龄有很大关系。

高血压患者出现脉压差增大,会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怎样控制脉压差增大?有些人会问,有没有单独降低收缩压的降压药?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降压药都是在控制收缩压的同时,也会降低我们的舒张压。

一般来说,临床上都建议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体内动脉硬化的情况,从而减轻脉压差增大的程度。

具体怎么改善,估计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比如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饮食热量;平时多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等等...不再赘述。

只要体内动脉硬化有所改善,脉压差增大的现象就会减轻。

对于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舒张压也会降低,这时候需要注意,当舒张压降低到60以下的时候,如果收缩压在150以下,就要去医院问问医生,要不要考虑更换降压药或者停用降压药,只是单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