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日本華中派遣軍爲了儘快攻佔武漢,迫使民國政府妥協投降而發起了九江戰役,民國統帥部下令由粵軍名將張發奎率領十萬主力駐守九江。

在九江戰役中,日軍啓用了熟悉地形的老將岡村寧次擔任前線指揮官,統籌各部日軍發起進攻,結果在岡村寧次的突襲之下,張發奎所部僅僅不到十日便大敗而歸。

短時間內侵佔了由十萬國軍駐守的九江,岡村寧次可謂是志得意滿,在動身前往九江的第一天,岡村寧次就特意跑到了當地的石鐘山上登高望遠。

被日軍攻佔的城鎮

石鐘山是當地的有名的風景上佳之所,特別是站在石鐘山頂可以隔着鄱陽湖遠眺廬山,岡村寧次下令要在石鐘山頂部寫生,以此來顯示自己劍指廬山之意。

然而等到岡村寧次上路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由於民國政府在九江等地實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日軍一路上所見到幾乎都是一片又一片的廢墟。

岡村寧次在前往九江的路上甚至只能將自己的指揮部安置在廢墟之中的破房子內,這讓岡村寧次十分鬱悶,絲毫沒有登高寫生時的意氣風發。

日軍前線陣地

但岡村寧次並不知道這一切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日軍進入九江之後竟然連糧食補給都無法找到了,整個九江早已經空空如也。

岡村寧次的日本第十一軍是前線主力,一旦糧草匱乏勢必會影響攻佔武漢的進程,實在無法就地蒐集糧草的岡村寧次只好向後方索取補給。

然而當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僅僅一年時間,日軍雖然鯨吞了華北和華中大片區域,但是根本無法做到完全佔領,淪陷區內仍舊是一團亂麻,根本無法供應物資補給。

日軍裝甲部隊

因此前線日軍所消耗的補給物資都需要從日本本土千里迢迢地運往各處戰場,如此一來便極大地限制了岡村寧次所部的機動能力和進攻半徑。

偏偏此時的九江日軍卻禍不單行,糧草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在九江城內就發現了霍亂的源頭,岡村寧次不敢稍加怠慢,在九江發佈了第一項作戰命令“消滅霍亂”。

按照日軍以往的習慣,類似的命令都是由主管後勤的幕僚進行發佈,但是岡村寧次卻以作戰命令的名義親自發布,足以見得當時九江日軍的恐慌程度。

日軍後勤部隊

就在岡村寧次下達完命令後不久,日本第十一軍指揮部又接到情報稱日本海軍航空隊因爲不清楚九江已經被日軍佔領的原因,在九江附近大肆轟炸。

等到日本海軍航空隊得到消息之時,日本第十一軍已經死傷七十餘人,雖然日本的陸軍和海軍一直相互看不順眼,但是這一次岡村寧次卻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因爲九江的日本海軍司令在十餘年前曾救過岡村寧次一命,當時岡村寧次正在孫傳芳麾下擔任作戰參謀,北伐戰爭時期張發奎擊潰了孫傳芳所部。

被日軍攻佔的城鎮

岡村寧次在逃命的途中遇到了一艘日本艦船因此才逃出生天,而當時的日本船長正是此時的日本海軍指揮官,這令岡村寧次根本無法發作。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岡村寧次好不容易安撫好部下後,誤傷事件再次發生,而這一次卻是日本海軍航空隊轟炸了岡村寧次麾下的輜重部隊。

由於國軍撤離較爲匆忙,很多笨重的武器均在途中被丟棄,日本輜重部隊發現了兩門尚未完全損毀的國軍大炮,圍觀時因爲得意忘形而意外觸發。

野外休整的日軍

日本航空隊認爲是留守九江地區的國軍小部隊,於是再次升空對其進行轟炸,日軍輜重部隊再一次傷亡慘重。

此時的岡村寧次早已是一片焦頭爛額,其麾下日軍更是因接二連三的意外打擊而苦不堪言,而就在這一背景之下,武漢會戰即將爆發。

參考資料:《岡村寧次回憶錄》、《抗日戰爭》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