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金官橋之戰是武漢會戰中最著名的大戰之一,湘軍部隊在金官橋地區血戰日軍,爲不久後全殲日軍整編師團的萬家嶺大捷創造了條件。

1938年7月23日,日本華中派遣軍麾下第十一軍攻佔九江,前線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繼續向武漢方向發起進攻,不過岡村寧次卻沒有派遣主力部隊直接西進。

在岡村寧次的作戰計劃中,自九江直接向西進攻武漢的日軍部隊只有一個旅團的兵力,剩餘的日軍大部隊則反其道而行之,對武漢進行迂迴包抄。

發起進攻的日軍

岡村寧次下令日軍主力自九江南下,順着南潯鐵路一直想南昌進發,如果戰事順利則一路攻向長沙,徹底封鎖整個湘北地區,組成一個碩大的戰略包圍圈。

如果前線日軍進攻不順,則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轉而攻佔南昌,從而達到封鎖鄂南的預定目標,如此一來雖然包圍圈縮小,但是對武漢的威脅卻更大。

實際上自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軍的進攻策略便一直是迂迴包抄,國軍部隊早已經爛熟於心,但是由於日軍的機動能力和火力均遠超國軍,因此該戰術屢試不爽。

國軍防禦陣地

民國統帥部內最先感受到日軍威脅的便是蔣介石,爲了避免南京淪陷之事再次發生,民國統帥部很快便下達了撤退命令,要求儘快轉移武漢內部的民衆和物資。

隨後民國統帥部衆將經過苦思冥想之後終於發現了岡村寧次所用戰術的破綻,那便是兵力太過於分散,日軍戰力最強的熊本師團一直在長江北岸並未渡江作戰。

而國軍衆將一致認爲,想要粉碎日軍的包圍便不能像以往那樣在覈心區域作戰,而應該在外圍阻擊日軍,直接破壞日軍的戰略包圍圈。

國軍防禦陣地

爲了成功阻擊日軍,民國統帥部委任粵軍將領薛嶽爲前線總指揮,到華中地區指揮作戰,而薛嶽心中早有對策,準備藉助廬山地勢之利遏制日軍攻勢。

由於熊本師團仍舊位於長江北岸,因此岡村寧次能夠動用的兵力僅有新編第一零六師團,該師團組建於武漢會戰之前,是當時日本最年輕的師團之一。

日軍第一零六師團進入廬山區域後首當其衝的便是粵軍李漢魂所部駐守的金官橋陣地,而這支部隊也是薛嶽的嫡系,曾在蘭封會戰中正面對抗日軍主力土肥原師團。

正在野外休整的日軍

雖然薛嶽對李漢魂部寄予厚望,但是金官橋陣地的戰況卻不容樂觀,僅僅兩日之後李漢魂麾下的第一五五師便因爲損失慘重而呈現出潰敗的徵兆。

李漢魂見前線部隊傷亡慘重,在經過薛嶽同意之後決定提前動用預備部隊接防金官橋陣地,讓第一五五師撤回後方休整。

金官橋陣地的預備部隊是湘軍將領李覺率領的第十九師,由於湘軍首領唐生智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中屢戰屢敗,因此湘軍始終被各方視爲雜牌部隊。

國軍埋設的地雷

李覺的第十九師只是一個乙種師,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無法和薛嶽的嫡系粵軍相提並論,李漢魂和薛嶽此舉也是想要棄車保帥,利用第十九師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

然而李覺卻並未就此退縮,他親自前往金官橋前線陣地進行視察,結果發現粵軍根本不擅長山地作戰,李漢魂所部修築的防禦工事存在很大的問題。

李覺馬上下令對金官橋陣地進行修改,利用險峻的山體佈置了環形火力網,可以對進攻日軍進行無死角的火力覆蓋。

國軍防禦工事

1938年8月3日,日軍第一零六師團再次對金官橋發起進攻,結果在李覺得親自指揮之下,日軍部隊傷亡慘重,金官橋也成爲了日軍第一零六師團揮之不去的噩夢。

參考資料:《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