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發佈時間:2020年10月14日

全球紡織品產業小鎮——瑞士朗根塔爾小鎮。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海外一遊,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歐美小鎮故事多。

比如,英國劍橋大學就在劍橋鎮,距倫敦80千米,人口不到十萬,卻是英國教育和科技創新中心。舉世聞名的航空發動機公司羅伊斯·羅爾斯(羅羅)總部,卻隱在一個名叫Sinfin的小鎮上。比如,德國汽車製造業享譽全球,但著名的高端汽車品牌——奧迪的全球總部和歐洲工廠都沒在柏林,它們待在一個叫英戈爾斯塔特的小鎮,小鎮也因此被稱爲“奧迪之城”。此外,被喻爲“對沖基金大本營”的格林尼治對沖基金小鎮,面積僅174平方千米,卻是大約380家對沖基金總部的所在地,管理資產總額逾1500億美元;加州的門羅帕克小鎮則是美國風險投資基金聚集地,納斯達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是這個“小鎮公司”——風險投資基金投的。

發達國家的特色小鎮現象表明:所謂“馬太效應”並不存在,高端產業並不一定要集中在高大上的地方。那麼,這些大企業爲何偏愛小城鎮呢?

小而優美

歐美國家的小城鎮雖宛若小家碧玉,沉靜如水,但並不閉塞。

無論你何時去,它們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卑不亢,無論名聲多麼響亮,它們要麼將自己掩藏於幽林靜叢之中,要麼獨處於曠野闊原之上。在這種自然與人文交錯綜合的誘惑下,喜歡在小鎮裏安居樂業的邏輯也就無懈可擊了。加之不少小鎮還是古董級的,無論是建築風格、人文風情,還是商業形態、生活習慣,都是不要報酬的文化宣傳員。

利益所驅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以歐美爲代表的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時代,大城市病日益凸顯,於是人們開始嚮往田園生活。美國曾一度出現“逆城市化”,之所以這樣,主要還是利益使然。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指出,集聚是爲了降低運輸成本。生產要素在城市中的集聚,有助於降低三類運輸成本:運物的成本、運人的成本和運思想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加之都市周邊小城鎮的地價便宜,環境宜居、交通便利,很多企業就把總部或部分核心功能搬遷至大都市周邊的小城鎮了。

當然,政府這隻“有形的手”也沒閒着,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小城鎮與當地特色產業或外來的大企業有機融合,以商業促發展,以發展帶經濟,以經濟養人文,逐漸形成了人才、資本和文化高地。最後,慢慢沉澱、結晶出了一批充滿吸引力和豐富內涵的特色小鎮。

這方面的代表,不勝枚舉,如法國香水產業小鎮格拉斯。從16世紀起,該鎮居民就從事花卉種植業及香水製造,發酵產生了大量世代從事香水產業的技師及相關配套基礎,最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香水王國。

至於全球紡織品產業小鎮——瑞士朗根塔爾小鎮,則因系藍拓紡織品公司和阿曼集團的所在地,而擁有全球化的分支機構和供應商網絡。小城鎮爲其提供了充沛的勞力及長期形成的、足以支持本地產業持續發展的愉快氛圍。對此,有人總結:“小鎮就是公民、政府和企業間的和諧合作綜合體。”

小鎮之“核”

有人認爲,過去城市是單核城市,現在是多核城市,未來是網格化城市。既是“多核”,必有多個“核心”。若不具體細微地探究下其小鎮之“核”,好比入寶山而空返。幸好,我有機會探訪位於德國巴符州黑森林小鎮勞斯伯格的全球注塑機生產商ARBURG(阿博格)。德國工業最有特色的就是企業隱形冠軍羣。如果把這個羣比作滄海,那麼阿博格只是一粟。那麼,阿博格憑什麼成爲小鎮之“核”呢?

首先,體量甚大。企業員工分佈在全球33個生產基地。其次,外鬆內緊、兼容幷蓄的經營理念和井然有序、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環節,讓我過目難忘。中午在阿博格餐廳喫飯時,各種膚色、風格各異的員工、客戶往來穿梭……就是這支“擁有人均爲13.5年工齡,老中青搭配,傳幫帶不斷,不脫節不斷層的人力資源隊伍,層層遞進,穩步前進”,才助推阿博格最終戴上了行業王冠。

這,也許纔是造就隱形冠軍、成爲“小鎮之核”的“隱祕的角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