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武建鑫張旭

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湖北民族大學醫學部2020級本科新生王野飛,很好得闡釋了這句話——46歲的他帶着研究社學歷,回爐考取本科學中醫學專業。“我就是比較能折騰。”王野飛說,重返校園前,在家鄉吉林的培訓機構做老師;在此之前,他在三峽大學就讀中文系碩士;再往前推,他在家鄉榆樹市大嶺鄉當了12年語文老師。

備考三個月和兒子同年上大學

齊寸短髮、灰色夾克、棕色手提袋、操一口東北腔的王野飛經常被同學誤爲是老師,但其實他是湖北民族大學中醫學專業2020級新生。46歲的他選擇回爐重造,更巧的是,今年他的兒子王在天也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學。

今年4月,王野飛停掉手頭工作,開始全身心備戰高考。早在2017年,王野飛就有了轉行的想法,在教育培訓機構從業近10年,雖然收入可觀,但是他從工作中感受不到快樂。此前因爲兒子還沒有高考,他繼續在培訓機構工作。“今年孩子也高考,我想時機成熟了,我也要爲自己的夢想拼一把了。”王野飛回憶。

雖是老師,想順利通過高考也不容易。自學備考期間,王在野每天4點半左右起牀,起牀後步行到自習室,一呆就到晚上10點左右。爲了節約時間,他讓母親給包了很多餃子放在冰箱,20個餃子是他每天的午餐。

“數學是真的不太會,我很多年不學數學了,所以是複習的重點。語文還好,英語我讀研究生時也打下了基礎。”王野飛說,每天上午的時間他都用來做數學習題,到高考前夕,他書桌上的A4草稿紙堆積在一起已經有30多釐米高。

高考前,王野飛其實心裏沒有底,“我沒有像其他學生一樣,在學校參加過模擬考試,所以做好了再複習一年的打算。”但是考試成績出來後,王野飛總分502分,在吉林省位於6千餘名的位次,對於這個成績他很滿意。

王野飛重返校園求學,在家人和親朋眼中很正常。“我爸一直是一個愛折騰、也能折騰成功的人。我已經習慣了,也不覺得驚訝。我們同一年上大學,這種緣分真的很奇妙。”王野飛的兒子王在天說。他的摯友王宇琳更是說道,“他這輩子活了別人3個輩子,想做的都努力去做了。”

到校成18名學生的大哥哥

“我跟湖北有緣分,我在民大特別快樂,學校特別好,老師同學都很好。”開學一個月後,王野飛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

去年國慶,王野飛和家人就曾來過湖北恩施,在恩施遊玩時他還曾路過學校。“我們自駕去土司城的路上,路過學校校門口,那時候我就覺得校門很漂亮,這個學校很有歷史底蘊,在我心裏留下了美麗的初印象。”王野飛說。

高考成績出來後,王野飛在網上搜索學校,該校吸引了他的注意,加上他愛人蘇健在離恩施很近的重慶教書,綜合考慮後他選擇了這所學校。王野飛說:“一個月前,來到學校報到時,桂花香味噴鼻,到處都是青春的面龐,我感覺開啓了第二人生。”

現在,王野飛是該校中醫學專業14班的一員,是18個同學的大哥哥,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王野飛跟同學們的大哥哥一樣,在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都很積極,給班上的學生帶了好頭。很多任課老師跟我說這個班的學習氛圍,上課積極性很高。”王野飛的班主任李震陽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每次上課前15分鐘王野飛都已坐在教室認真學習專業書籍,每次他也基本是第一個上交作業。“好多次我們都還在寫作業,或者是還在查資料,王哥就已經寫好了。寫好後他也會跟我們交流作業,感覺他知識儲備比我們多,給了我學習上蠻多幫助。”王野飛的室友陳少凡說。

王野飛則說,有時候班上的同學是他的小老師,在手機和電腦的使用上,4個室友給了他很多幫助。“收看羣消息,在線發送資料……這些都是他們幫我完成。”王野飛說。

教書12餘年後考研給自己充電

“從小就想做老師。一心想做老師,所以當年選擇了師範類的學校,這是追夢的開始。”王野飛回憶自己教書育人的12年教書生涯時說。

1995年,王野飛從吉林師範學院(現北華大學)畢業,回到了高中母校榆樹市大嶺一中任教語文,先後完整帶完3屆學生,另帶了幾屆高三學生。他帶的400餘名學生,大多考上本科或高職學校繼續學習。“那時我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是300多元,但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我想着爲祖國培養了這麼多人才,心裏很快樂。”王野飛說。

他還回憶起自己教書期間曾幫助一個差點輟學的學生婁立娜,“我們那個地方窮,一個家庭供不起兩個學生。但是婁立娜成績好,是個好苗子,我就多次跟家長溝通說服他們讓孩子繼續上學,學校這邊我們也積極溝通提供幫扶。”最後,婁立娜繼續完成學業。

但在教學過程中,王野飛也漸漸發現知識積累的侷限,“有些知識自己搞不懂,很難受”。2005年,他開始備戰研究生考試。“我學習沒什麼竅門,就是刻苦喫苦。”在面對自己最薄弱的英語複習時,王野飛把詞彙書看了近10遍,一邊看一邊寫,最終英語成績考了60多分。專業課複習,他把《現代漢語》全國通用的幾個教材版本和輔導資料全部買回家,自己摸索學習。

2006年,研究生初試成績367分,第一志願填報蘇州大學落榜後,他調劑到三峽大學,開始跟湖北結緣。2007年,王野飛進入三峽大學中文專業學習。在校3年,王野飛通過新的學習不斷總結思考自己之前的教學中的困惑,給自己充電。2010年,他畢業後回到家鄉和朋友合辦教育培訓機構,開始新的人生階段。

抗疫英雄事蹟讓他決定人生新方向

這次求學,爲什麼選了中醫專業?王野飛說,首先是跟他的父親有很大的關係。

據王野飛介紹,他的父親14歲就開始學習中醫,做了一輩子的中醫。“小時候,我父親就教過我摘抄和背誦中醫方劑。”王野飛說,父親的醫德對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父親曾經寫過隨筆記錄他自己行醫的事情,他寫的一句話‘救死扶傷遍地親’讓我很有感觸。”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在抗疫一線的英雄事蹟,更讓王野飛看到了中醫的力量與價值,也讓他更堅定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

記者瞭解到,王野飛每天都有6到8節課,早上7點還有早自習,但他從沒遲到過,課下他大都在圖書館學習。“之前王野飛就諮詢過我,圖書館有哪些文獻,如何借閱。他還問了我臨牀醫學專業的課,他有時間能不能去蹭課聽。”李震陽告訴記者。

“我現在真覺得時間不夠用,我有好多知識要學習,現在的人生緊湊充實。”王野飛說,希望5年之後能學有所成,能幫助到更多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