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2004年4月,1946年出生的当代作家姜戎推出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狼图腾》后,很快成为畅销书,从此,他一炮走红,名利双收。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上世纪60——70年代游牧人与草原狼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从侧面加深了读者对狼的了解。

正是这部《狼图腾》小说,以及同名电影的传播,让“狼性文化”变得众人皆知,在后来,狼性文化被社会各行各业人士所推崇,广泛应用在文化、经济、商业、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为狼性文化?狼性文化实际上是根据狼在狩猎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里,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和作风,通过拟人化、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后得出。

简单来说,狼性文化符合以下六个特征。

其一,追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其二,主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其三,发扬唯命是从的服从精神。

,倡导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

发挥头狼的带头作用,充分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执行力。

,要求每个成员要有坚韧顽强的意志。

狼这个动物野性十足,残暴贪婪,留给普通大众的印象极差,带“狼”字的成语,比如,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狈为奸、如狼似虎、声名狼藉、豺狼当道,等等,几乎没有褒义词,这就注定狼这个动物不讨人喜欢,口碑极差。

但在游牧民族的文化里,狼代表着杀戮,被看作是勇敢和睿智的象征,被当作图腾崇拜的对象被膜拜。

鉴于狼有这些特点,所以,在战争中,狼性文化能发挥出天然优势,甚至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因为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争中,只有强者、勇者、智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些,在狼身上都具备,战争无限放大了狼性文化的优点。

狼性文化除过在战争中被广泛应用之外,在商界和企业界也运用得很多,这跟“商场如战场”,商界的竞争性非常残酷有很大关系。

但是,商界和企业界在引进狼性文化后,似乎并不怎么成功,由此,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狼性文化为何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行不通呢?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最初是依靠“农耕文明”发展起来,农耕文明不需要“强盗精神”,崇尚天人合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的熏染下,逐渐形成了含蓄、内敛、温和、隐忍、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跟农耕文明相得益彰,促使农耕文明在中国能延续数千年之久而不衰落。

在农耕文明的文化土壤里逐渐形成的“儒家思想”,是对农耕文明最精准的诠释。

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文化理念跟所谓的狼性文化,在许多地方显得格格不入,这是狼性文化在中国行不通的最直接原因。

在狼群里,有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头狼是狼群中地位最高的狼,是整个狼群的指挥者和领导者,拥有绝对权威,当头狼带领一群狼狩猎成功后,头狼会第一个走上去享用猎物,并且享用猎物最好的部位。在头狼进食的过程中,其它狼都要退后等待,哪怕猎物十分诱人,非常眼馋,也不能上前去跟头狼抢食。

当头狼吃饱后,其它狼才可以依次进食,地位最低的狼只能在最后进食。

不管怎么说,在一群狼里边,虽然有潜规则,但相对比较公平,任何狼多多少少都可以吃到食物,不会被饿死。一些病狼、老狼、受伤之狼,虽然很难再给团队出工出力,但它们不会被团队抛弃,团队其它成员会供养它,直到它健康为止。

任何情况下,群狼都奉行“平均主义”。因为平均主义,群狼对狼群的忠诚度很高,自我的归属感也很高,这是狼群在漫长而严酷的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依然很强大的关键所在。

然而,当一些企业推行狼性文化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引起员工的怨声载道。

以我之见,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企业老板的格局不够大,缺乏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长远眼光,不舍得给员工分享企业利润。

许多企业奉行“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原则,仅仅把员工当作干活的工具,只知道想方设法压榨员工,要求员工拼命干活,却从来不会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长期下去,员工挣不到钱,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就只好离开。

这样的企业,不要说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也难以存活下去。

哲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以人为本”,在商界同样很适用。唯有那些尊重员工,懂得为员工分享利润的企业,员工才愿意跟着老板出生入死,对企业始终保持很高的忠诚度,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共同发展和壮大企业。

第二,管理方式不够人性化,让企业陷入“失道者寡助”的境地,口碑越来越差。

前年,某个房地产企业,为了发扬所谓的企业狼性文化,制定了一项十分奇葩的管理制度:在一定期限内,销售业绩第一的员工可以在销售业绩最后一名员工的脸上扇耳光。

按照企业的说法,这样做是给业绩最后一名员工的惩罚和教训,好让他长记性,知耻而后勇。

这是多么无赖的借口。

人的本性都有“将心比心”的意识和做法,面对如此奇葩管理制度,如此暴戾的企业文化,怎么能凝注人心呢?又怎么能让员工发自内心地给企业鞠躬尽瘁呢?

肯定不会。也会让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让企业一盘散沙,在行业的口碑会越来越差,越来越难以招聘到满意的员工,最终,让企业走向“失道者寡助”的境地。

这样的企业,已经践踏了员工的人格尊严,并涉嫌侮辱罪,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对企业的业绩有所提高,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优秀的企业,除过盈利之外,还肩负着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发扬人道精神的责任。

国外许多大集团公司里的员工善始善终,可以一辈子在企业里工作直至退休,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