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230萬元,會選擇買一棟房子,還是一張6.3cm×8.85cm有可能升值的小卡片?

在球星卡迷眼裏,後者的誘惑力完全不輸前者,並且還將這個小衆市場撐到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成交量。

前不久,一張“字母哥”阿特託昆博的球星卡拍出181.2萬美元的天價,僅僅用了42天時間就打破了由勒布朗·詹姆斯球星卡所保持的180萬美元的紀錄。而在今年年初,一張飛人喬丹和詹姆斯同框的稀有球星卡拍出90萬美元,美國市場就已經讓外界爲之振奮。

在國內,也有一批這樣的狂熱玩家。老法師算是國內最早的玩家之一。1998年左右,他在上海商場的專櫃第一次入手了球星卡。在進入卡圈七八年之後,他找到球星卡的推廣商,在上海開了一家實體卡店。2013年前後,老法師關閉了卡店,賣出一張價值十萬的卡後便“出圈”。2017年後,又重新開始了收集。

他告訴小財女,身邊堅持玩了二十多年的朋友還有很多。“主要是從中能得到樂趣,還能交朋友,費錢就費錢囉,當然也不是說我們這些人的消費能力有多好”。

而也已經收藏了六七年時間球星卡的小周覺得,想要摸清楚這個圈子有一定門檻,從“玩”的角度很多新手得要“交學費”,“大家都知道椰子和AJ,但是哪張球星卡值錢,一兩句話可能解釋不清楚”。尤其近年來,國內市場不斷湧入新玩家,球星卡市場的泡沫與灰色地帶也逐漸顯露。

eBay“老卡”十年回報率超300%,“廢卡”也能有春天

球星卡最早作爲香菸的贈送品出現在美國80年代,後來,由於引起的反響不錯,才獨立出來售賣。直到90年代中期,纔出現在國內市場。

當時,球星卡已經是以一包售賣,拆卡和換卡是卡迷最常做的兩件事。

同樣是收藏體育衍生品,球衣、球鞋總免不了純情懷玩家,只買難賣,球星卡則略有不同。球星卡,英文譯作Trading Cards,早就被賦予了一層交易的含義。在小周看來,“這個圈子裏面不管你是情懷玩家也好,還是投資變現的玩家也好,你都會去接受這個(交易)方式。”

卡片流通起來,加上在體育生意催熟下,球星卡很快便有了普卡、限量卡、球衣卡、新秀卡、特效卡等三六九等之分。

一般而言,球星卡的價值與卡面上球星的賽績、商業表現成正比,比如此前被拍出天價的球星卡,又或者在球星卡交易網站熱度排名前列的球星卡上的球員,無外乎喬丹、科比、詹姆斯、庫裏等等。並且,物以稀爲貴,球星卡的價值自然與系列的數量成反比,甚至連限量卡上所標的數字越小都越值錢。

球員的賽績以及商業價值一次次被印證,球星卡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截止今年9月,美國最大的交易卡投資、評價服務商PWCC官網顯示,根據全球最知名的球星卡交易網站eBay提供的數據,在2008年1月到2018年十年時間內,PWCC通過追蹤市面上100張球星卡樣本發現這100張球星卡的回報率在313%左右,而同期的標普指數僅爲135%。

值得注意的是,這100張卡多爲15-20年前發行,且只在eBay流通,其價值變動可以作爲管窺球星卡行業的一隅,與近十年國內外球星卡行業以及其他渠道流通的球星卡價值趨勢仍有所區別。

更直觀地來看,以詹姆斯爲例,現在一些詹姆斯的普卡可能也價值上百元。但在小周印象中,“放到兩三年前或者是更早一些時間,這個東西我們拆到了,可能直接扔到垃圾桶裏的。”

“啞火”國內市場迎來新機

時間線拉長到二十年,球星卡收藏從過去由一個小圈子到逐漸發展成一個市場。玩家如流水進進出出,卻永遠不缺新玩家。

已經對外稱自己不再碰球星卡的唐哲說,把收藏的卡賣了一些賺了一點就不玩了,花錢太多了。不過,他仍堅持“這東西會越來越受到關注”。

去年,一股“炒鞋熱”將大衆的注意力又聚集到體育衍生品生意。對於球星卡多年玩家來說,“炒鞋”熱確實帶來了市場的討論度高漲,但無論是球鞋、球衣還是球星卡,收藏者本來都是流通的,很難去摸清楚球星卡新玩家是否來自於其他收藏品。

​“其實目前球星卡價格的漲跌,交易量的時高時低,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存在。”球星卡資深玩家、北京秀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徐顯秀認爲,只是近幾年隨着國內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影響覆蓋面擴大,流入的資本增多,纔會顯得這個東西彷彿突然產生了投資價值,但其實只是大家看到了過去幾十年每天都在發生的事而已。

毋庸置疑,國內這些年一直在相繼建立一些新的球星卡交易平臺,甚至已經出現了像卡淘這樣的頭部交易網站。總的來看,基本上,國內早期的交易平臺都沿襲了美國的網站模式,徐顯秀創辦的交易網站就是2016年湧入的一股新流。

顯然,眼下,國內卡迷已經更習慣使用移動應用。於是,去年以來,微信小程序和APP就湧現了一批球星卡交易平臺。也有玩家開始將目光投向B站、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分享拆卡視頻撬動關注。

除了國內玩家的不斷加碼,拿到NBA獨家版權的全球最大球星卡公司——帕尼尼也在今年正式上線官方天貓旗艦店,進駐中國電商領域。

當心市場泡沫

時下,在潮玩市場火爆的“盲盒”,球星卡玩家不一定都接觸過,但這種帶有“賭”性質的玩法在他們眼裏稱不上新奇。

小周就曾花五六千元買過一盒卡,很幸運的是從中拆出了一張“稀有卡”,最後以8000元高價賣出。像這樣豪擲千金只要拆出一張有價值的卡就能“翻盤”,很容易動搖了一部分本來只打算收藏的玩家。

這種“賭”的心理在新秀卡上更是被無限放大。當卡片上的球員身價越來越高,卡片的收藏價值和交易價值就會隨之上升,自然吸引卡迷在一些球員早期就進行押注。一般來說,新秀卡只在球員進入NBA早期發售,時間在催促卡迷“買定離手”。這也是2019年NBA選秀狀元錫安·威廉姆斯甚至還沒正式打一場比賽,但他在大學打球時的球星卡就能賣出天價的原因。

儘管市場上會有專業的評級維度,但一些玩家面對新秀卡難免抱有投機的心理。

尤其在位居球星卡商業鏈條上游的NBA,本身就作爲一個商業聯盟,勢必要去打造下一個科比、詹姆斯去穩住話題與流量。在營銷的推波助瀾下,玩家的數量逐漸成了影響評級的外加維度。也就是說,卡面上的球員未必有出色的賽績,卡片本身也不具備稀缺性,但如果有足夠的玩家,球星卡的價格也能被哄擡上去。一旦玩家散去,卡片的價值也就隕落,這時,還在跟隨所謂的市場熱度投資的玩家很容易迷失,淪爲“炮灰”。

目前,國內尚未形成成熟的灰色運作流程。不過,據小周透露,因爲之前在社交平臺發表過有關球星卡估值的觀點,就曾有人聯繫到他,希望小周幫忙估值,並表示有團隊將配合小周買賣球星卡,最終雙方將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成。

與此同時,國內交易平臺魚龍混雜也成藏匿灰色的一大症結。在徐顯秀看來,“國內的交易平臺已經足夠多了,能存活超過2年,就基本證明了這個平臺有存在的意義。但國內球星卡交易的痛點一直在於交易風險和交易便捷程度,絕大多數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資本沒能抓住用戶最根本的需求痛點,這也是這幾年國內不斷有球星卡交易平臺成立又倒下的原因,用戶需要的是新的交易模式,而不是新的交易平臺。”

(以上老法師、小周、唐哲皆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