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城市的快速發展,停車難、停車亂成爲市民普遍反映的熱點問題。今年,我市城市停車場建設工程高票入選20項民心工程,相關部門和單位全力以赴、推動規劃建設立體停車場、路內停車升級改造、完善靜態交通綜合管理系統等關鍵節點取得突破,通過“智慧泊車”實現泊車服務信息化、停車管理規範化、市民停車便捷化。 請看記者王亞楠、魏微的報道。

記者在市工人醫院立體停車場見到,14層、7組垂直升降箱式停車設備運行平穩,依託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車主預約停車、全自動停、取車都可以快速的完成。工人醫院立體停車場項目佔地1126平方米,總投資4005萬元,共設置車位568個,投入使用後有效緩解了市民就醫停車難問題。

今年,我市共實施機械式立體停車場項目3處,建設地點分別爲工人醫院、人民醫院、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項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共新增停車位1002個。爲實現停車數據、停車運營管理、停車公共服務等信息的共享,負責停車場系統工程的新城投集團又投資900萬元,啓動靜態交通綜合管理系統指揮中心項目的開發建設,並將工人醫院、人民醫院、火車站等停車場的2558個車位接入系統,車主可以通過手機一鍵導航、智能查找車位、線上繳費。此外,系統的“N+互通”功能,可以與交警、城管互通共享,發現堵點實時傳輸數據,協助開展城市交通治理。

作爲此項民心工程中的另一重要內容,市區路內停車場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將實現道路資源的合理利用,化解路邊停車亂等問題。今年,我市重點對大里路北新道——翔雲道區間、友誼東輔路朝陽道以北、長寧道以南區域鳳之夢綜合停車場以及鳳凰山公園停車場項目進行改造升級,涉及停車泊位1000多個。改造完成後,這些項目將全部接入靜態交通綜合管理系統,實現無感支付和智能化運營管理。

城市停車場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後,預計市中心區今年可新增停車泊位3162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