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时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陈漫远,将原本授予他的上将军衔,让给了韦国清将军。建国后,我军第一次授衔,这个军衔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在刚建国不久的中国军队中,可以说是一个军人毕生最高的荣誉。

既然两位将军都有资格授上将,为什么不都授予上将呢?毕竟都是为国征战多年的老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1952年,我军开始为各级将领评定级别为1955年授衔做准备,此时级别评定越高,以后所授军衔就越高。

但是,级别与军衔是不同的,级别可以没有限制,因为直接跟职务挂钩,职务越高,级别自然高,比如兵团司令员,当然是正兵团级将领,55年授衔起码是上将。但是每个级别的军衔都有人数限制,要根据每个将领自身的战功,贡献以及各军队代表等因素综合评定。

比如1952年许光达被评定为正兵团级将领,按照他的战功与贡献,可以授上将军衔。但是后来他要求给自己降衔,没被通过,反而授予了他大将军衔,就是因为他是红二方面军的唯一代表,必须给他高授,做到各军队的授衔平衡。

陈毅将军

再比如陈毅将军,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都已经离开军队,到了其他岗位。按照授衔要求,离开军队的将领是不可以参加授衔的,但是陈毅将军却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因为他是新四军唯一的代表,在元帅这个级别没人了啊。

因为授衔要考虑平衡问题,再加上人数有限制,导致每个兵种,军区等高级将领的名额有限。陈漫远当时在广西军区,1953年全国筹备授衔仪式时,军区将他的名字上报给军委。其中上报了2名上将名额,分别是陈漫远与李天佑。

陈漫远,参加过早期的百色起义,红军时期最高担任过红一军团师政治部主任(师级干部),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役与长征,资历不用多说。

抗战爆发后担任115师旗下344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解放战争担任过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参谋长以及18兵团参谋长。所以按照资历与战功,他授予上将没有什么争议的。

陈漫远之所以将军衔让给韦国清将军,还跟一个人有很大关系,此人就是越南的领袖胡志明(越南总统)。

上世纪50年代,越南与法国开战,我国出于帮助友邻的人道主义精神,派了韦国清将军担任越南的军事顾问,帮助越南人民对抗法军,使得越南渐渐掌控了战场主动权。

1951年韦国清将军回国担任公安局副司令员,不过1952年他再次去越南,帮助越南,参与指挥西北战役,使得越南战场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胡志明

也因为这样,胡志明对韦国清将军非常感激,所以在访问我国的时候,听说我国在筹备军衔仪式,于是向主席提出韦国清将军,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然,韦国清将军级别是够的,1949年2月我军改编部队时,韦国清将军是兵团政委,兵团级将领,再加上他与陈漫远同时参加的百色起义,又加入的都是红7军,解放后又同在广西军区,所以授上将完全没问题。

由于评衔时,他当时在国外另有任务,军区没上报给军委,主席觉得这事情是广西军区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陈漫远在得到主席的指示后,决定将自己的上将军衔,让给韦国清将军。

韦国清

对于陈漫远让衔的事情,他自己后来解释说,主席都可以不要大元帅,我即便没军衔也照样可以为人民服务!对于陈漫远大公无私的做法,值得我们人人学习!当然,对于每一个有战功,有贡献的将领,国家都不会忘记他。

陈漫远虽然没有授上将军衔,但却被承认是上将级别,简单的说,他虽然没有上将军衔,但他的待遇都按照上将标准来,这也是当时由于授衔人数限制,我军做出的一种关于军衔补充的做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