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時任廣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陳漫遠,將原本授予他的上將軍銜,讓給了韋國清將軍。建國後,我軍第一次授銜,這個軍銜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在剛建國不久的中國軍隊中,可以說是一個軍人畢生最高的榮譽。

既然兩位將軍都有資格授上將,爲什麼不都授予上將呢?畢竟都是爲國征戰多年的老將,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1952年,我軍開始爲各級將領評定級別爲1955年授銜做準備,此時級別評定越高,以後所授軍銜就越高。

但是,級別與軍銜是不同的,級別可以沒有限制,因爲直接跟職務掛鉤,職務越高,級別自然高,比如兵團司令員,當然是正兵團級將領,55年授銜起碼是上將。但是每個級別的軍銜都有人數限制,要根據每個將領自身的戰功,貢獻以及各軍隊代表等因素綜合評定。

比如1952年許光達被評定爲正兵團級將領,按照他的戰功與貢獻,可以授上將軍銜。但是後來他要求給自己降銜,沒被通過,反而授予了他大將軍銜,就是因爲他是紅二方面軍的唯一代表,必須給他高授,做到各軍隊的授銜平衡。

陳毅將軍

再比如陳毅將軍,1955年授銜的時候,他都已經離開軍隊,到了其他崗位。按照授銜要求,離開軍隊的將領是不可以參加授銜的,但是陳毅將軍卻被授予了元帥軍銜,因爲他是新四軍唯一的代表,在元帥這個級別沒人了啊。

因爲授銜要考慮平衡問題,再加上人數有限制,導致每個兵種,軍區等高級將領的名額有限。陳漫遠當時在廣西軍區,1953年全國籌備授銜儀式時,軍區將他的名字上報給軍委。其中上報了2名上將名額,分別是陳漫遠與李天佑。

陳漫遠,參加過早期的百色起義,紅軍時期最高擔任過紅一軍團師政治部主任(師級幹部),參加了歷次反圍剿戰役與長征,資歷不用多說。

抗戰爆發後擔任115師旗下344旅參謀長,晉察冀軍區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爭擔任過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參謀長以及18兵團參謀長。所以按照資歷與戰功,他授予上將沒有什麼爭議的。

陳漫遠之所以將軍銜讓給韋國清將軍,還跟一個人有很大關係,此人就是越南的領袖胡志明(越南總統)。

上世紀50年代,越南與法國開戰,我國出於幫助友鄰的人道主義精神,派了韋國清將軍擔任越南的軍事顧問,幫助越南人民對抗法軍,使得越南漸漸掌控了戰場主動權。

1951年韋國清將軍回國擔任公安局副司令員,不過1952年他再次去越南,幫助越南,參與指揮西北戰役,使得越南戰場進一步得到了改善。

胡志明

也因爲這樣,胡志明對韋國清將軍非常感激,所以在訪問我國的時候,聽說我國在籌備軍銜儀式,於是向主席提出韋國清將軍,應該被授予上將軍銜。

當然,韋國清將軍級別是夠的,1949年2月我軍改編部隊時,韋國清將軍是兵團政委,兵團級將領,再加上他與陳漫遠同時參加的百色起義,又加入的都是紅7軍,解放後又同在廣西軍區,所以授上將完全沒問題。

由於評銜時,他當時在國外另有任務,軍區沒上報給軍委,主席覺得這事情是廣西軍區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處理。陳漫遠在得到主席的指示後,決定將自己的上將軍銜,讓給韋國清將軍。

韋國清

對於陳漫遠讓銜的事情,他自己後來解釋說,主席都可以不要大元帥,我即便沒軍銜也照樣可以爲人民服務!對於陳漫遠大公無私的做法,值得我們人人學習!當然,對於每一個有戰功,有貢獻的將領,國家都不會忘記他。

陳漫遠雖然沒有授上將軍銜,但卻被承認是上將級別,簡單的說,他雖然沒有上將軍銜,但他的待遇都按照上將標準來,這也是當時由於授銜人數限制,我軍做出的一種關於軍銜補充的做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