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了“雲”,不得不提“霄”,雲霄二字經常連用,代表天空。另外還有云上九霄等詞。那麼霄和雲到底有什麼關係?在古代的認識裏有着明確的定義。另外關於“霄”,我們熟知玉皇大帝所在的天庭叫“凌霄寶殿(一說靈霄寶殿)”,爲何會有這個稱呼?

玉皇大帝劇照

霄,從字形上來看,其意思是“雨滴變小變細”,是一個表意字。首先在《後漢書》中解釋爲“霄,雲也”;即是雲的一種形態。《玉篇》解釋爲“雲氣”;《廣韻》載“近天氣也(接近天的氣體)”;《漢書·楊雄傳》“霄,日旁氣”。從這些註釋中可以知道,古代認爲在雲之上的才稱爲“霄”。

具體何爲霄?《國語·齊語》載“雨霓爲霄雪”,後世註釋爲“冰雪雜下者謂之霄”;《說文解字》載“霄,雨霓爲霄”。這正是雲和霄的區別——雲是高空的氣團,不一定能形成雨雪;“高空稀薄遊動的雲”之後能夠形成雨雪的氣團才稱爲“霄”。

雲霄

凌霄寶殿的“凌霄”,這個“霄”可能是代用遙遠的天空,據說天有九重,第八層爲“霄”(第七層是“景雲”)。但我認爲,所謂的“凌霄寶殿”,應該是表示威嚴的宮殿,並不是說天庭所在的位置。漢《淮南子》一書載“陰陽爲騶。乘凌霄,與造化俱”,意思是“憑藉陰陽二氣的作用,逼近雲霄並上升,與造化天地的元氣融爲一體”。晉代葛洪的道教典籍《抱朴子》一書有“凌厲九霄”一詞,即“氣勢昂揚猛烈於天地九霄”。另一個稱呼“靈霄寶殿”,應該是俗稱。靈,指神靈;靈霄就是“神靈所在天宮的位置”,這個就是表示地點的稱呼了。

凌霄寶殿

霄,是雲的一個形態。在古代以“元氣創世論”的觀點中,認爲一切都是“氣”;那麼雲就是天空中最直接的呈現。而至於霄、漢、霞、虹等也是雲不同呈現狀態的表述。具體到古代文化中,這些狀態又有異於“雲”,其內涵豐富,值得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