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藝術——吳建堂藝術家個人展

主辦單位:北京百源潤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3日至10月25日

開幕時間:2020年10月23日上午9:58

展覽地點:北京徐悲鴻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北京市通州區徐宋東四街與東軸斜街交叉路口西南側賽格斯大廈)

藝術家簡介:

吳建堂,中國捻條畫創始人,其父吳道悲與張大千、徐悲鴻和關山月並稱“書畫四傑“。其父吳道悲一生支持共產主義,被國民黨特務打壓圈禁,燒燬了吳道悲大師大量的畫作。所以現今的人們只聽說其餘三傑名號,不知吳道悲僅剩的一幅”兩平尺“的畫在新加坡以五百四十萬人民幣成交,創下書畫界歷史新高。幼年的吳建堂先後經歷兩次亂世局面。文革後,他潛心研究父親吳道悲所將要創立的捻條畫,經過多年的仔細琢磨,研究中國四川特有的珍貴貢魚和其他風景名勝,動物花鳥。以新的藝術表現手法,放棄毛筆的繪製,採用獨特的摺疊紙條來達到自然,純美,狂野的境界,創立了中國捻條畫。其畫受到各國追蹤報道,榮獲各類金獎無數,並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其代表作,《蘭石圖》爲鄧小平同志特意製作,得到小平同志的讚揚,並悉心收藏;《蘭石圖》後又被泰國親王授予”世界華人藝術特別金獎“。《三魚圖》九零年起榮獲國家一等金獎無數,並獲得國際金獎,各國領導人頒發的榮譽獎章,同時也被胡主席收藏之作,2008年末泰國國王將《三魚圖》作爲裝飾掛於家中大廳之上。《江山之春》、《悅春圖》在百幅中國名畫中佔有兩幅席位,爲世界名畫庫所收錄之作。他老人的作品廣泛受到各國政要,富商巨賈的推崇和收藏。2010年他發明了捻條油畫畫法,先後畫出如《山晨之歌》等六幅罕見的捻條油畫,其中《山晨之歌》被人民網報道由新加坡人以1.1平尺,兩百六十萬高價被購走。創下中國書畫界小尺寸畫的一次新高。其《蘭石圖》、《三魚圖》、《江山之春》、《悅春圖》在海外成交價均漲至2010八尺三百四十萬一幅,受到各國收藏界的熱烈追捧。

世稱“捻條畫父子發明人”。現爲中國捻條畫研創院院長、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中華名人協會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

捻條畫系以經特殊處理、製作後的紙頁摺疊成各式“捻條”代替毛筆蘸墨、蘸色所作的國畫,它屬國畫範疇,但因所用工具是紙做的“捻條”,不是毛筆故稱“捻條畫”。自4歲起隨父(捻條畫創始人吳道悲教授)習畫幸受父之畫友張大千、徐悲鴻的指教。早在1940年,徐悲鴻大師在成都的捻條畫展開幕式上即大書了“怪筆神功,獨特無雙”八個大字,捻畫創始人吳道悲先生去世後近40年的1987年和1990年,新加坡還在舉辦他的捻畫遺作展和拍賣展,足見世界名流對捻畫之看重和厚愛,及捻畫藝術之魅力及影響之深遠。

1993年被徐悲鴻夫人接見,題贊其作品爲“巧妙的藝術——吳建堂先生之捻畫令人讚賞”。藝評家徐慶平博士緘贊其作品曰江團魚形象動態俱佳,真傑作也”!他用“捻條”畫國畫各類,尤獨鍾前人未畫過的貢魚“江團”,世稱“吳江團”。10年來先後在徐悲鴻紀念館、中央美院、深圳大學作過畫,倍受好評。作品收入《中國國畫百人佳作選》、《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世界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國書畫家大辭典》、文化部出版的《中國書法·中國美術》、中國畫報社出版的《中華翰墨名家作品集》(世紀珍藏版)、《中國鉅變》大型書畫冊和海外多種畫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專家人物傳集等二十餘種。1999年捻畫《蘭石圖》獲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特別金獎並授予“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金匾、世界著名書畫藝術家證書。1997年獲中國國務院頒發的《國家二等獎園丁獎》。藝績寫入《蜀中人傑》等書。2003年10月人民日報社出版了《中國實力派名家名作—中國一絕——吳建堂捻條畫集》。

作品欣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