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爲疫情影響,蘋果公司今年的新品節奏跟往年大不相同,iPhone比往年晚了一個月,採用A14仿生芯片的iPad Air成了秋季發佈會上半場最亮眼的主角。或許蘋果不想A14過早曝光在我們眼前。它的開售比預期晚一些。

幾天之前,新浪數碼拿到了評測機,爲您帶來這段使用體驗。

直角外觀,果粉眼裏“最熟悉的陌生人”

iPad Air的繼承了iPad Pro的外觀,後者在2018年發佈,如今更新了兩代,直角邊框的設計已經被很多用戶熟悉,甚至成了Pro版iPad的標誌。在Pro版獨佔兩年之後,如今下放到了iPad Air系列。

從手感上講,弧形邊緣或許要比直角框好一點點,不過從設計上講,直角結構要高效的多,直上直下的空間基本沒有浪費,結構設計部分簡單許多。並且對iPad這產品來說,邊框從弧線到直線,Apple Pencil纔能有位置吸附。

我們拿到這款iPad Air是綠色的,這次的Air雖然用上了Pro的外形,但顏色非常放飛,除了白色和深空灰這種常規顏色,更扎眼的其實是玫瑰金(其實接近粉色),藍色,以及綠色等新配色——在9月發佈會當晚,不少網友都被顏色吸引,頓時覺得自己手裏的老款iPad沉悶了。

其實從iPod時代開始,蘋果就把顏色這事玩得非常6了。近年我們更熟的案例應該是iPhone XR和iPhone 11。你身邊也一定有幾個因爲某個顏色想買一款手機的人。

跟手機不同的是,iPad Air的顏色是附着在鋁合金材質上的,而不是iPhone那樣放在玻璃上,整個一大塊綠色金屬感受有點奇怪。我們常規認知的金屬不是這個顏色,但摸上去它又是冰冷的感覺,確實又是金屬的手感。

iPad Air的屏幕爲10.9英寸,2360x1640像素分辨率,雖然比11寸的iPad Pro分辨率少了一點點(2388x1668像素),但別忘了屏幕尺寸也小了0.1,它們像素密度其實一樣都是264ppi,大致的感官也基本一致。不同的感受是會體現在兩處,一是iPad Air的邊框看起來更粗一點,二是iPad Air沒有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

對,它不是高刷屏。這點在日常還好,但打遊戲之類的會感受到。還有一點比iPad Pro減少的是揚聲器,iPad Air是橫向模式的雙揚聲器而不是四揚聲器系統,在看視頻時候,聲音效果對比不如Pro。

蘋果第二款指紋識別+電源二合一產品

雖然外形上很Pro,但iPad Air的指紋識別部分卻保留了Touch ID,這個指紋識別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設計。

雖然在手機上,Face ID很方便,但放在iPad Pro上之後,橫握持iPad時候阻擋解鎖的情況時有發生。不過爲了全面屏,home鍵已經不可能回去,這是時代的取捨。

放在機身頂部、跟電源鍵合一的Touch ID是一個靠譜的解決方案,外表設計基本沒什麼變化的前提下避免了Face ID被手擋住。這個狹長的按鍵表面是類似玻璃質感,細節很好。解鎖速度非常快,按下它喚醒屏幕的時候,iPad Air也就解鎖了。出現了人們曾經非常的暢快感。

攝像頭部分 單鏡頭夠用水準

iPad Air相比iPad Pro最明顯的精簡部分是鏡頭,從浴霸變成了單鏡頭,而且沒有閃光燈,就是一顆1200萬像素的廣角攝像頭。日常只是簡單拍個照片,這攝像頭是夠用的。

我自己從一代至今,每一代iPad都用過,但用平板拍照大概沒有超過20張,而且就這不到20張照片,也基本都是比較着急,手機沒在手邊的情況下。

我相信很多人會認同這一點,在實際生活中,除了在一些旅遊景點看到父母輩舉着平板拍照,似乎也沒什麼其他人會這麼做。

對iPad來說,不管它是iPad Air還是iPad Pro,攝像頭的用途跟手機有明顯的定位差別,它們不是爲了“攝影”這件事服務的。蘋果開發了一些使用場景,例入用它掃描文本,AR遊戲等等,這些纔是iPad鏡頭髮揮作用的地方。

所以這個角度說,iPad Air的單鏡頭足夠,如果非要挑點問題,那就是這個凸起的設計,建議戴個套子保平安。

A14芯片催動一切

我們把這部分放在最後,是因爲它是這款產品的最大賣點,但多數人又都會忽視這點。

A14單核是1500左右,多核4200左右;A12Z則是1100/4600分成績,後者多核部分勝出;另外看它們的GPU部分,A14到了12500分,而A12Z的成績是12000分冒頭的樣子。

這說明啥呢?   說明採用5納米制程的A14仿生芯片真的彪,蘋果也真的恨,連自己都打…… 而且這還沒算上A14的神經引擎有16個內核,未發揮的潛力非常大。

跑分當然不能完全說明一臺產品的體驗。有了A14打底,至少說明這臺機器的能力,是今年蘋果旗艦產品的水準,而A14芯片,也基本代表了移動芯片的最高水準。

總結&我該怎麼選?

以往A系列最新的芯片都是先給iPhone用,iPhone用完旗艦iPad用。今年蘋果沒按劇本來,而且2020款iPad Pro發售沒幾個月,這讓很多用戶陷入一個艱難的抉擇當中。

選iPad Air吧,它的遺憾是沒有LiDAR,沒有高刷屏幕,追劇的聲音效果不如Pro;選Pro吧,其他都有,就是芯片…

實際上,今年這個問題並不突出,因爲iPad Air跟iPad Pro的價格沒有交集,iPad Air按容量分只有兩個版本,也就是4799的64GB和5999元的256GB,選哪個看使用習慣,在以往我肯定會建議買256,但今年USB-C口的到來其實能讓大家喘口氣,以前Lightning插U盤使用非常難受,如今C口U盤好得多了;而如果預算在8000或以上,沒有對高刷屏幕或看視頻時候音質的執着追求,其實iPad Air也是夠用的。反之如果有,那看看iPad Pro。

還有提醒下,留點預算給配件,比如你喜歡畫畫或者經常有電子簽名批註的需求,可以買一支Apple Pencil;另外今年iPad Pro的精髓,Magic Keyboard妙控鍵盤,配上真的不一樣,當然它也是真的不便宜。

以上就是關於iPad Air的使用體驗,它沒高刷沒雷達沒Face ID,但它是個好Pad。

雖然不是旗艦,但在覈心性能上它甚至超越了旗艦,這一切都是A14的功勞。在很多人的使用場景裏,主要是看看書刷刷劇,iPad Air早就已經滿足甚至超出了用戶需求。

有些手機廠商發佈會提過一個“越級”的概念,大意是指我的中低端產品跟別人家旗艦產品能拼一把,按這個理念來說,iPad Air也是越級產品,只不過它拼的是自家的旗艦。因爲在平板市場上,蘋果的敵人幾乎只有他們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