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記者馬靜文】“如果我們只是讓它躺在博物館裏,它就會永遠變成記錄文化消失的符號。”

10月20日,記者隨“一路芬芳·多彩貴州”2020年全媒體基層婦聯行採訪團走進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方黎灣社區。在這裏,苗族繡娘在“媽媽製造”臺江苗手工扶貧工坊繡制苗繡訂單產品供應市場。

其中一位40歲的繡娘周豔文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已經在這裏工作一年多了,自從來到“媽媽製造”臺江苗手工扶貧工坊工作後,明顯覺得整個人比以前更自信了,這份工作既不會耽誤她每天照顧老人和小孩的時間,同時每個月又有收入。另外一位73歲的繡娘張光菊也有相同的感受,雖然她已不再年輕,但透過她的老花鏡,還是能感受到她雙眼中閃耀着的自信光芒。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共有人口16.9萬,其中繡娘有4萬多,這些繡娘們日日夜夜用一針一線,勾勒量身高定,她們既是深山中的手藝人又是贍養老人的女兒,撫養孩子的母親,分擔丈夫壓力的妻子。

苗繡作爲流傳了千百年的手工藝都是由媽媽傳給女兒,再由女兒傳給女兒一步一步地傳下來。但是隨着時間流逝,這些凝聚着東方之美的傳統手工藝變成了只是躺在博物館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一個又一個扶貧工坊的成功,讓更多人見證了苗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更多繡娘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減少。不僅如此,臺江苗繡作品已先後亮相美國時代廣場、法國國家藝術沙龍展、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就像在採訪中,一個繡娘提到的那樣,繡娘們現在“揹着娃,秀着花,美了自己,富了家”。

“媽媽製造”臺江苗手工扶貧工坊繡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