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

北京三中院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

就如何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问计”于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审判杂志社、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网、凤凰网等三十余家新闻媒体的近40名负责人、记者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会前,媒体记者们参观了北京三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庭、法官办公室、多媒体工作室等工作场所。

随后,大家在大法庭内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为三中院法治宣传出谋划策。

此次座谈会是迁入新址后,北京三中院首次举办的媒体座谈会。会上,三中院政治部主任李经纬介绍了三中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三中院是一座新闻资源的“富矿”,由于自身特点明显,这座“富矿”不仅量大质优,而且容易“开采”。三中院愿意与媒体一起努力,打造一个法宣共同体,为推进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媒体建议

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总编辑 刘桂明

刘桂明表示北京三中院给其留下了“有料、有爱、有趣、有效”四个印象。从宣传角度看,北京三中院在平台、机制、裁判和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内容丰富,有宣传之“料”;从智慧诉服中心的建设、从法院设计的细节之处,能感受到法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出法院的温度;从大数据等各种新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展现了法院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与趣味性;最后,从效果看,北京三中院在案件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中成效显著。刘桂明提出,建议媒体能更进一步走进法院,作为特殊的“观察员”,参与到法院重点工作中去。

人民日报政文部政法室副主编 徐隽

徐隽认为北京三中院在新址建设、院徽设计中融入的理念不但体现出不同类别法庭的不同作用,也将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融入其中。他希望三中院在新院址展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更多公平正义,希望双方之间加强联系。另外,徐隽对法院速裁工作表达了关注,对于中级法院实施速裁的必要性、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期待三中院能给出三中经验。

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辑 涂铭

涂铭表示参观三中院有很大收获,他对三中院新址建设展现出的科技感、日常工作中的便民举措印象深刻。他表示将对三中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助一臂之力。

涂铭建议,法院新闻宣传第一是要“上下通吃”,要吃透上情,也要吃透下情,“上情”第一个层次是对中央关注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落实,当下除了决战脱贫攻坚,法院要考虑在“六稳”“六保”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对于法院系统来讲,对最高法院方针政策的落实;第三个层次是对北京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市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如何满足老百姓的司法需求。“下情”就是摸清老百姓的诉讼需求,解决好在诉讼中的堵点和痛点。第二是要“靠山吃山”,北京三中院要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宣传好司法服务大局的工作举措。第三是要“赢者同吃”,媒体和法院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当下司法案件越来越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三中院每年召开一期媒体座谈会,与媒体面对面地交流,能够相互借力,形成良好的互动,建立共赢关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 奚丹霓

奚丹霓对北京三中院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对北京三中院民事法庭、刑事法庭使用不同色调这种设计细节感触很深,认为这从细节处体现出三中院法与情交融的人文气息。她建议三中院可以建设一个相对稳定的媒体工作群,有助于经常沟通,听取意见建议,相互促进。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编委、中国法院网总编辑 刘岚

刘岚对北京三中院搬迁新址、开启新征程表示祝贺。她表示三中院整体氛围低调务实,在短暂的参观中感受到了三中院对当事人、法官、新闻媒体的尊重。

刘岚建议三中院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做好宣传工作,一是每年明确一个工作重点,根据工作实际,想好、做好三中院最具特色、最想宣传的部分。二是注重网络新媒体宣传以及全国法院微电影微视频等影视方面的宣传。三是可以重点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宣传,尤其是集中排庭、档案录入等将法官及法官助理从辅助性工作予以剥离出来的做法值得推广宣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主编 张颖

张颖表示《今日说法》栏目跟北京三中院是老朋友,2017年两会特别报道,在智慧法院建设主题中就选择了北京三中院作为智慧法院的典型代表,介绍了三中院的信息中心、智能语音转换、互联网的远程质证功能等。在今天的参观过程中,无线耳机、运卷机器人、还有机器人小司,也令其印象深刻,体现出三中院的风格、性格。张颖建议,三中院可以挑选精品案例来进行电视化的展现,另外,三中院有近6000多个院庭长开庭审理的案件,可对院庭长落实司法责任制带头办案进行重点宣传。

中国审判杂志社常务副总编 张召国

张召国回顾了与三中院的深厚友谊,表示很荣幸受邀参加媒体座谈会,感受到了三中院新址的变化,今后《中国审判》将一如既往地为三中院的新闻宣传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律讲堂》总制片人 苏大为

苏大为回顾了与北京三中院、与安凤德院长的交流合作,重点介绍了《法律讲堂》栏目情况,期待与三中院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良好的互动,有密切的合作,能把三中院的法官风采、法院形象宣传出去。

法治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 黄洁

黄洁表示法治日报与北京三中院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法制日报更名为法治日报后,在报道方向、版面设置上也进行了调整,体现出更好地服务于政法中心工作的要求。另外,随着法制网被列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法治号平台的打造,法治日报逐步向着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快速前进。作为法律专业媒体,法治日报能为三中院法治宣传提供多种多样的平台。她建议北京三中院从智慧诉服建设着手,延续整体工作的宣传;多利用新媒体形式向外推广三中院“硬核”工作机制和成就。另外,建议双方建立一个党建交流平台,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相信利用地缘优势和内容优势,法治日报与北京三中院的合作交流将更为密切。

人民网经济部主任 杨成

杨成结合人民网栏目设置,向北京三中院法治宣传工作提出六点建议,一是新闻内容要注重数据化可视化;二是内容、形式要加强创新;三是要注意将内容故事化;四是邀请法官走进人民网平台,为网民做普法,进行案件解读,畅通司法与平台之间的联系;五是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建议北京三中院提前布局新的传播平台;六是法院应当要注重内容的引导力,多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内容,传播理性声音。

凤凰网副总编辑 吴海鹏

吴海鹏表示在北京三中院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了三中人的司法担当,体会到了法院建设中的智能、高效、便民,也充满互联网思维,令其对三中院智慧法院的建设充满期待。另外,建议法院在做庭审直播宣传时,压缩时间,将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向公众予以呈现。最后他向三中院发出邀请,期待在平台运营法律风险等方面加大交流普法力度。

北京青年报法制新闻部副主编 孙慧丽

孙慧丽与大家分享了北京青年报的相关版面设置,在传统版面建议各庭室可以结合相关案件、热点事件、网络热剧进行以案释法,在新媒体版面中,希望大家多提供一些原始素材。另外,北京青年报还会根据新闻热点连线法官进行直播解读,期待以后能与北京三中院有更深更广泛的合作。

法治日报北京记者站原站长 李松

李松首先对北京三中院乔迁新址表示祝贺,三中院新址的设计和布局体现出科技化和智能化,也体现了三中院开放、包容、体贴、善待媒体的特点,创新的概念是三中院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在未来发展中,科技智能和理论体系的建设也是法治日报和法院共同关注的焦点。他建议,在大法庭的建设当中,增加更多科技元素。三中院与法治日报有地缘优势,关系一直很密切,合作一直很顺畅,希望在未来多合作、相互帮助。

北京广播电视台《今晚拍案》制作人 李雷

李雷用图表形式展示了政法机关与媒体合作的多种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目前司法机关与媒体合作的现状及原因。同时,李雷谈到了当前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探索的出路建议。

北京高院新闻办副主任赵岩总结

赵岩对北京三中院搬迁新址表示祝贺,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了三中院工作环境新、宣传团队新和取得亮点成绩方面的新,体现出三中院党组抓工作、抓落实的担当和作为,体现了三中院对树立司法形象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展现了三中院全体干警的良好风貌和气象。接着,赵岩副主任对新闻媒体表达了感谢,感谢媒体记者朋友对全市法院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最后,他希望与媒体继续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媒体帮助法院多挖掘新闻素材,希望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多监督、多提宝贵意见。

赵岩副主任就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切实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二是保持良好的宣传态势,加强选题的策划,多打造拳头产品,发动干警多参与宣传工作,打造大宣传格局。三是各部门与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配合,共同塑造法院的良好形象。

北京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安凤德讲话

安凤德院长在座谈会上代表院党组和全体干警对新闻媒体莅临三中院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三中院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对市高院新闻办对三中院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

安凤德院长向与会新闻媒体介绍了北京三中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类案裁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审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二审独任制试点改革等工作情况。同时,安院长介绍了三中院搬迁新址的原因并阐述了三中院新址建设过程中遵循的“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智慧法院、以人为本”四个建设理念以及具体体现。

安凤德院长强调,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是向新闻媒体学习请教,希望与媒体朋友共谋发展。新闻媒体是从党和政府的角度、高度看问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能够反映各层面的舆论意见,希望能够向新闻媒体请教怎样为党和政府排忧,怎样为人民群众解难,怎样服务大局司法为民。

安凤德院长介绍了三中院建设首都及全国一流法院的目标以及三中院正在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希望在三中院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能给党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更满意的答卷,在此过程中,希望媒体记者能多关心关注三中院的发展。

供稿:北京三中院

摄影:王俐然 马国强

编辑:周燕 汪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