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

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爲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

此戰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

漢中之戰,曹劉雙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戰力,劉備方參戰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曹操方參戰將領夏侯淵、曹休、曹真、張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可謂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然而這場持續了將近兩年之久的戰爭,史書上卻交待非常少,歷代也少有對這場戰爭的戰術評價。

諸葛亮曾說:"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衆,遂喪漢中之地。" 司馬懿也曾說:"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

而曹操從建安二十三年七月開始治兵,到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抵達漢中,準備時間長達半年有餘,但在漢中與劉備僵持了僅僅兩個月就撤出漢中,漢中之戰中發生的漢水之戰被認爲是曹操速敗的原因,後世史家治史時對漢中之戰的記載多爲曹操被趙雲所擊敗。如,南宋朱熹撰《資治通鑑綱目》: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劉備將趙雲擊其軍,敗之;元胡一桂撰《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趙雲大敗操兵,操引還長安,帝遂有漢中,自稱漢中王;元趙居信撰《蜀漢本末》:三月,操出斜谷。將軍趙雲擊其軍,敗之。夏五月,操引還,昭烈遂取漢中;明章如愚撰《羣書考索》:趙雲將數千騎大破魏兵,備遂有漢中。

個人感覺劉備軍只是擊敗了夏侯淵和張郃的西路方面軍,曹操的主力軍沒有真正和劉備正面對戰,曹操是自己嫌漢中雞肋就溜了。畢竟漢中對於巴蜀至關重要,但是對於曹操則很無所謂。

畢竟多看書很難

《魏略》:太祖在漢中,而劉備棲於山頭,【使劉封下挑戰】。太祖罵曰:“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鬚來,令擊之】。”乃召彰。彰【晨夜進道,西到長安而太祖已還】,從漢中而歸。

《三國志黃權傳》: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三國志王平傳》: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養外家何氏,後複姓王。隨【杜濩、樸胡】詣洛陽,假校尉,【從曹公徵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

《雲別傳》:【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爲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爲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衆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漢晉春秋》:司馬宣王謂夏侯玄曰:"春秋責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漢中,【幾至大敗】,君所知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