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的小臉蛋讓雄壯的獅子變得軟萌可愛;

致敬抗疫英雄,

暢想北斗遨遊宇宙,

孩子們把對祖國的美好祝願描繪在畫紙上;

紙張和畫筆不再是繪畫的單一工具,

黏土、膠片、

木板都成爲孩子發揮創意的媒介;

今天一早,第十一屆荔灣區“香凝杯”學生書畫評選活動暨紀念何香凝先生誕辰142週年“香凝正氣”文化節美術作品展在文化公園西關苑正式開幕。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此次展覽分爲兩個部分,第一展廳是第十一屆荔灣區“香凝杯”學生書畫創作作品展。第二展覽廳是紀念何香凝先生誕辰142週年香凝文化節學生創意美術作品展。

臨摹大師畫作,傳承愛國精神

何香凝紀念學校校長馮豔雲介紹,“香凝學校裏收藏了名家書畫作品近200幅,這麼寶貴的資源不僅僅是應該留在博物館裏面的,我們就考慮轉化成教育資源。我們從中選出了12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進行了一個重新的理解,比如何香凝先生的作品《雄獅》我們賦予富強的含義,關山月先生的梅花,我們賦予民主,孩子們在臨摹名家作品的時候,一方面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也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此外,馮豔雲介紹,這是學校自1992年更名以來,近30年中首次舉辦畫展,也是香凝杯書畫比賽舉辦11年來的首次畫展,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一次畫展。”

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看看

孩子們的稚嫩畫筆跟名家作品的反差萌。

△名家作品:《雄獅》何香凝,何香凝紀念學校收藏

△名家作品:《老來容色更嫣紅》 歐初 梁世雄 胡一川 ,何香凝紀念學校收藏

以美術爲特色,激發學生創造力

何香凝先生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書畫家,她一生中曾多次賣畫籌款支援革命,她的藝術創作與革命活動緊密相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在她的家鄉,中南街海南村,爲紀念何香凝,1992年,海南村委發動各方人士捐助,擴建何香凝故居附近的海南小學,並將小學改名爲何香凝紀念小學,受香凝精神鼓舞,一直以來,美術教育都是何香凝紀念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

學校美術老師劉清告訴記者,除了平時課堂上的美術課之外,學校還以課後興趣小組的形式,組織孩子們進行創作。“爲了讓孩子們發散思維,我們的創作也是多種形式的,不侷限於用紙和筆作畫。比如此次展覽展出的就有膠片畫、超輕紙黏土畫、扇面畫、木板畫等等。”

四年級的楊雅雯作品入選了畫展的“小畫家”,還擔任起了小小解說員,爲嘉賓介紹作品。她用蠟筆臨摹何香凝先生的《雄獅》。小姑娘筆下的獅子有紅紅的臉蛋、長長的睫毛,和大師畫作一同展出,有一種反差萌。“我參加了學校的小獅子畫社,每個星期四的中午,老師會教我們畫畫,那是我最期待的時候啦!這次我臨摹何香凝奶奶的畫的獅子,獅子很有威嚴,是動物界的強者,現在我們的國家就像雄獅一樣富強,所以我選擇臨摹這幅作品,也是代表一種驕傲和自豪。”

據瞭解,展覽從2020年10月21日 至10月27日會繼續在文化公園西關苑進行,感興趣的藝術愛好者也可以前往文化公園西關苑參觀打卡,一起來找找可愛的紅臉蛋小獅子把!

【記者 李元源】

【攝影 陳文傑】

【編輯 嚴直高】

通訊員 陳燕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