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McAfee 30年沉浮錄:殺毒軟件鼻祖上市背後,行業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文|鋅刻度 麥柯 孟會緣

編輯|李覲麟

殺毒軟件公司McAfee於10月2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了,但其同名創始人約翰·麥卡菲(John McAfee)在10月3日被捕入獄的新聞卻提前搶了它的風頭。

自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正式創立,麥卡菲以“殺毒軟件之父”的身份,曾在McAfee的發展道路上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不過顯然,麥卡菲此前掀起的輿論風波並未影響McAfee的上市進程——麥卡菲在2010年就高價將McAfee賣給了英特爾,當前他與McAfee已無任何關聯。

當大衆的視線從負面新聞纏身的麥卡菲,轉回全球最大專業安全技術公司McAfee本身,就能很快發現,在McAfee的浮沉之下,是殺毒軟件行業洗牌、沉淪的現實。

哪怕當前老牌殺軟公司McAfee已經成功走向IPO,但在免費換流量的推廣戰略中、移動設備取代PC的發展浪潮下,已喪失用武之地的殺毒軟件,焉能重拾往日風光?

“殺毒軟件之父”覆滅記

McAfee的創始人麥卡菲,是個75歲的老爺子。他出生於英國,上世紀 70年代搬到硅谷,曾供職於多家科技公司,包括NASA的太空研究所、Omex、洛克希德公司等。

但他真正發跡是在 20世紀 80年代。1986 年,第一種計算機病毒在 PC 上爆發。麥卡菲閱讀這些滲透到電腦中的新程序,決定創建自己的公司進行反擊。

1989年,他開發了美國第一套商業殺毒軟件McAfee,暢銷全球。他從此搖身一變成爲了“殺毒軟件之父”。

不過,這位“殺毒軟件之父”,在過去半個世紀裏的新聞卻總伴隨着負面報道:被警方列爲嫌疑人還高調在博客上“直播”逃亡生活、通過向推特粉絲等投資者推薦“毫無價值的”代幣ICO牟利......種種行徑無一不在說明,他從來不是省油的燈。

誰承想,如此不可一世的麥卡菲,最終還是走到了鋃鐺入獄的境地。

先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麥卡菲提起民事訴訟,後有美國司法部提起刑事指控。最後,美國聯邦檢察官宣讀了司法部的起訴書,稱其通過推廣加密貨幣、諮詢工作、演講以及出售自己的紀錄片《人生故事》的版權,賺取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他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卻沒有提交任何納稅申報單,還以他人名義隱瞞了包括房地產、汽車和遊艇在內的資產。

目前,麥卡菲被拘留並等待引渡,他面臨五項逃稅指控,每項最高刑罰爲5年監禁,以及五項“故意不報稅”指控,每項最高刑罰爲1年監禁。

而在他被捕前一週,與他同名的McAfee公司剛剛向納斯達克提交了IPO申請,代碼爲“MCFE”,摩根士丹利、高盛、TPG Capital、美銀證券和花旗集團將擔任此次IPO的主承銷商。

據McAfee公佈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該公司淨營收爲14.01億美元,而2019財年淨營收爲26.35億美元;淨利潤爲3100萬美元,2019財年爲淨虧損2.36億美元,淨利潤0.31億美元。

有趣的是,麥卡菲還表示無意在IPO之後分紅,擺出了一副揮金如土一切都是浮雲的派頭。

據悉,SEC正尋求對麥卡菲處以民事處罰,並返還非法所得和利息。該機構還希望永久禁止他擔任任何上市公司或向該機構提交報告的任何公司的高管或董事。

不過從現狀來看,創始人被捕的消息並未影響到McAfee的上市進程,因爲早在2010年麥卡菲就已將McAfee高價賣給了英特爾(Intel),司法部也明確表示上述指控僅限於麥卡菲個人,他們沒有發現與“以他名字命名的反病毒公司”有任何聯繫。

McAfee浮沉背後,是整個行業的沒落

其實說到殺毒軟件,給人恍如隔世的感覺。McAfee的起起伏伏,也折射出殺毒行業的發展困局。

十年前,英特爾以 76.8 億美元收購了McAfee,後者成爲英特爾旗下全資子公司,隸屬於Intel Security事業的一部分。彼時,英特爾一度認爲,“將來,安全性將成爲計算機性能的第三大決定因素。”

可惜事與願違。英特爾收購McAfee的初衷是想將網絡安全功能整合到芯片中,在更深層次偵測網絡威脅。但英特爾對McAfee的業務整合並不順利,McAfee最強的軟件業務並未融入英特爾主營業務。

再加上,計算設備的大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爲手機等移動設備的興起,人們開始更習慣於使用手機、平板而非個人PC。在這一過程中,與PC設備配套的殺毒軟件等安全產品,其必要性也隨之減弱。

另一方面,由於McAfee本身並沒有按照預期那般良好運行,以至連麥卡菲在接受BBC採訪時都直言,“現在我必須要非常非常感謝英特爾,因爲它終於讓我從這個星球上最糟糕的軟件中解放出來。這不是我的心聲,而是數百萬用戶的心聲。”

英特爾不得不選擇在2016年,以11億美元的價格將McAfee51%的股權出售給知名私募投資公司TPG(德太投資),使其重新獨立。該交易後的McAfee估值42億美元,這一價值中還包括債務。

當然,被TPG收購後的獨立經營行爲,也爲McAfee的再次發展埋下伏筆。債券評級機構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表示,McAfee之後幾年裏,專注於消費者的核心網絡安全軟件業務,通過價格上漲、新合作伙伴項目和良好的客戶留存率獲得了發展。雖然公司的其他疲軟業務也部分抵消了網絡安全業務的發展,但仍然保有競爭力。

這一點體現爲,McAfee終於在今年實現了盈利——雲計算的出現催發的新安全威脅與挑戰之下,再疊加疫情的影響,McAfee公司僅在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共有超過6億臺設備使用其安全防護軟件。

該公司提交的文件也顯示,截止到6月27日,今年前6個月中,公司淨收入爲3100萬美元,營收爲14億美元。去年同期,該公司虧損1.45億美元,營收爲13億美元。截止到今年6月2日,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員工數量超過了6850名。該公司還有着較高的槓桿率,截止到6月28日,其長期債務金額爲47億美元。

因爲評級機構的肯定,以及McAfee公司終於實現盈利,纔有機會在納斯達克再次上市,只是沒想到最終卻被創始人的醜聞搶了頭條。

從McAfee的浮浮沉沉,不難窺見殺毒軟件行業洗牌、沉淪的現實。去年年底,或許是出於上市需要,McAfee向老對手諾頓NortonLifeLock(前身爲賽門鐵克)拋出了收購的橄欖枝,希望與其在消費者業務進行合併。

而賽門鐵克也是在把企業安全業務以107億美元出售給博通公司後,才更名爲諾頓,主要銷售諾頓殺毒軟件和身份盜竊保護產品LifeLock。昔日對手相逢一笑泯恩仇,背後卻是行業鉅變帶來的創痛。

黃金時代已過,未來何去何從

某種程度上,病毒與殺毒軟件的發展如同一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伴侶。

如果說上世紀的大腦、小球還只是病毒普及版,那麼跨世紀開始,1998年的宏病毒、1999年的CIH、2000年的情書、2003年的衝擊波、2007年的熊貓燒香、2008年的 Conficker,則讓殺毒軟件迎來了黃金時代。

相應的,瑞星、江民、金山等巨頭崛起,引領了殺毒軟件的千禧風潮。與卡巴斯基這種收費硬派不同,360靠着免費換流量推廣戰略大殺四方。隨後,金山、瑞星、江民紛紛被逼就範,殺毒軟件進入免費模式。

進入第二個十年,也有永恆之藍等勒索病毒。但是,殺毒軟件的羣雄時代卻慢慢落幕。傳統巨頭紛紛轉場,以百度宣佈金盆洗手爲標誌,可牛、貝殼等新貴風光不在。火絨逼騰訊電腦管家認錯也只是曇花一現,改變不了行業頹勢。

伴隨着微軟的重新崛起,微軟從Windows 8開始,靠默認預裝在系統的Defender,直接完成了江湖一統。而且在最新的AVTEST中,Windows Defender接近滿分,出手即巔峯。

然後微軟一方面封禁了賽門鐵克和諾頓殺毒軟件的PC設備更新,同時緊跟時代,發佈了基於安卓的Defender公開預覽版。

桌面上,殺毒軟件已經喪失了昔日風光。而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手機等移動設備又讓殺毒軟件喪失了用武之地。

無論iOS還是安卓對比桌面Windows,其安全機制都更加完善。iOS自不必說,蘋果甚至禁止自稱殺軟的產品上架App Store,從機制上杜絕了絕大部分不明代碼的運行機會,能借助漏洞運行的代碼(例如越獄),也絕非殺軟能阻攔的。安卓雖然開放,但比起Windows,也有更嚴格的安裝包管理機制。

或許殺毒軟件時代的已經遠去,而網絡安全的形勢依舊嚴峻。從微軟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某種底蘊與實力,在未來的時代,真正有說服力的還是與時俱進的硬核,轉型迭代的創新。

畢竟,眼前的戰役會輸,但兵法從不過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