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张艺谋早期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吗?

片里展现的乡村学校的贫困,至今难忘:

一所学校的老师要请假,没人顶班,来给小学生们代课的,是一个连初中都没上过的十三岁少女。

在城市里很便宜的粉笔,在他们那里却是珍贵的资源,每天只能用一根。

没人指望她能教这些三四年级的孩子多少知识,村长只给她下达了一个任务,把这二十八个人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班上的同学一个接一个辍学,最后魏敏芝决定去找人。

为了攒进城的车票还发动学生们一起搬砖赚钱,最后走到了城里,却发现张慧科走丢了。

播寻人广播,花光钱买纸笔,手写一百张寻人启事到墨水都稀薄了。

吃别人剩下的面,露宿街头。

影片最后皆大欢喜,电视台的车浩浩荡荡地把魏敏芝和张慧科送回了学校,并且送来了粉笔、文具和钱,解了水泉村教育资源缺乏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部值得发人深思的电影,不少人说张导在揭中国人的疤,可是这样的疤却真真实实的存在,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仍然有很多这样的疤存在……

我们也许看不到,也体会不到,但是我们能够当它不存在吗?

“一个都不能少”,这并不能说明魏敏芝在思想上对农村儿童失学的现象有多重视,她起初只是为了钱,为了这一个月代课的报酬——五十元人民币,而信守诺言,努力完成高老师交给她“一定要看管好这二十八个孩子,‘一个也不能少’,不能再有人失学了”的任务。她只不过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在她的思想意识里还没有发育到形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那样高的思想境界。

当年拍完这部片,张艺谋本打算送到戛纳参展。但时任戛纳主席吉尔·雅各布却认为片子具有“政治宣传意味”,结果张艺谋愤而退出,之后十几年间都未踏足戛纳(直到2014年的《归来》)

抛开剧情,《一个都不能少》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有影片主角魏敏芝因影片而改变的人生。

作为一个仅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山区孩子,魏敏芝此前并没有上过什么演艺学校,她的表演是纯自然的,略显拘谨,但不失真实,充满着真情实感。她那憨厚、信守诺言,以及骨子里头的那一股拧劲、一根筋,让人感到十分可爱和倍受感动。

在被张艺谋导演选为主演之前,魏敏芝没有走出过生她养她的山村,那是一个贫困闭塞落后的山村,放眼望去全是山,在魏敏芝眼里,“世界就我们村子这么大。”

如果没有张艺谋的慧眼识珠,或许魏敏芝的人生会像其他的山村姑娘那样,辍学,嫁人,生子...

谁能想到,命运竟然会突然垂青这样一个女孩子。

张艺谋在选演员的时候,出了最后一道题“你们在街上大喊一声,想喊啥就喊啥。”魏敏芝一嗓子就喊出了自己的前程,她放开喉咙大喊了一声:“妹妹,快点把衣服拿过来。”

纯粹,天然,不加修饰,不拘束,不矜持。

这样的魏敏芝,成为了网友嘴里善意的“最丑谋女郎”。

成名后,张艺谋建议她“还是应该继续读书”,张家口市一所私立中学的校长看过影片后,邀请魏敏芝和妹妹去上学,免去所有学杂费。

高考前夕,魏敏芝不顾家人的反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但在第二轮遭到淘汰。

就像后来公众对于另一个“谋女郎”林妙可落榜北影的冷嘲热讽一样,媒体和网络上充斥着对她的质疑,有人写道,“魏敏芝只不过靠一部电影偶然出名罢了,本身缺少艺术天赋,不适合走艺术道路”。

后来,魏敏芝凭借高考成绩,进入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的编导系学习。在这里上学期间,她的另一位贵人出现了——来自夏威夷杨百翰大学的华人教授陈尔岗。

陈尔岗本身是教育学领域的学者,看完《一个都不能少》后感触颇深,2004年趁一次来中国开学会的机会见了魏敏芝,督促她学英语,开启了她的留学之路。

魏敏芝和丈夫

两年后,在陈尔岗夫妇的帮助下,魏敏芝成功去到夏威夷杨百翰大学留学,学习导演。留学期间,一次同学聚会上,她结识了后来的丈夫、夏威夷第五代华人刘锦辉。

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定居美国。

魏敏芝与老公、儿子

魏敏芝的人生道路似乎充满着各种“幸运”,遇见张艺谋,遇见私立学校的校长,遇见陈尔岗教授,遇见现在的老公。当然她不仅是运气好。

杨百翰大学的老师说,最触动的是她的谦逊,因为在美国,演过知名电影的女孩都会觉得自己很厉害。魏敏芝的老公说,她很懂得向别人求助,而自己是个乐于服务他人的人,所以他们很搭。

因《一个都不能少》改变的命运的其实不止魏敏芝一人。

影片中魏敏芝拼了命找回的淘气孩子张慧科,后来也去往那所私立学校念书,进入河北传媒学院摄影摄像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