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張藝謀早期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嗎?

片裏展現的鄉村學校的貧困,至今難忘:

一所學校的老師要請假,沒人頂班,來給小學生們代課的,是一個連初中都沒上過的十三歲少女。

在城市裏很便宜的粉筆,在他們那裏卻是珍貴的資源,每天只能用一根。

沒人指望她能教這些三四年級的孩子多少知識,村長只給她下達了一個任務,把這二十八個人看住,一個都不能少。

班上的同學一個接一個輟學,最後魏敏芝決定去找人。

爲了攢進城的車票還發動學生們一起搬磚賺錢,最後走到了城裏,卻發現張慧科走丟了。

播尋人廣播,花光錢買紙筆,手寫一百張尋人啓事到墨水都稀薄了。

喫別人剩下的面,露宿街頭。

影片最後皆大歡喜,電視臺的車浩浩蕩蕩地把魏敏芝和張慧科送回了學校,並且送來了粉筆、文具和錢,解了水泉村教育資源缺乏的燃眉之急。

這是一部值得發人深思的電影,不少人說張導在揭中國人的疤,可是這樣的疤卻真真實實的存在,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仍然有很多這樣的疤存在……

我們也許看不到,也體會不到,但是我們能夠當它不存在嗎?

“一個都不能少”,這並不能說明魏敏芝在思想上對農村兒童失學的現象有多重視,她起初只是爲了錢,爲了這一個月代課的報酬——五十元人民幣,而信守諾言,努力完成高老師交給她“一定要看管好這二十八個孩子,‘一個也不能少’,不能再有人失學了”的任務。她只不過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在她的思想意識裏還沒有發育到形成“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再窮不能窮教育”那樣高的思想境界。

當年拍完這部片,張藝謀本打算送到戛納參展。但時任戛納主席吉爾·雅各布卻認爲片子具有“政治宣傳意味”,結果張藝謀憤而退出,之後十幾年間都未踏足戛納(直到2014年的《歸來》)

拋開劇情,《一個都不能少》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還有影片主角魏敏芝因影片而改變的人生。

作爲一個僅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山區孩子,魏敏芝此前並沒有上過什麼演藝學校,她的表演是純自然的,略顯拘謹,但不失真實,充滿着真情實感。她那憨厚、信守諾言,以及骨子裏頭的那一股擰勁、一根筋,讓人感到十分可愛和倍受感動。

在被張藝謀導演選爲主演之前,魏敏芝沒有走出過生她養她的山村,那是一個貧困閉塞落後的山村,放眼望去全是山,在魏敏芝眼裏,“世界就我們村子這麼大。”

如果沒有張藝謀的慧眼識珠,或許魏敏芝的人生會像其他的山村姑娘那樣,輟學,嫁人,生子...

誰能想到,命運竟然會突然垂青這樣一個女孩子。

張藝謀在選演員的時候,出了最後一道題“你們在街上大喊一聲,想喊啥就喊啥。”魏敏芝一嗓子就喊出了自己的前程,她放開喉嚨大喊了一聲:“妹妹,快點把衣服拿過來。”

純粹,天然,不加修飾,不拘束,不矜持。

這樣的魏敏芝,成爲了網友嘴裏善意的“最醜謀女郎”。

成名後,張藝謀建議她“還是應該繼續讀書”,張家口市一所私立中學的校長看過影片後,邀請魏敏芝和妹妹去上學,免去所有學雜費。

高考前夕,魏敏芝不顧家人的反對,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但在第二輪遭到淘汰。

就像後來公衆對於另一個“謀女郎”林妙可落榜北影的冷嘲熱諷一樣,媒體和網絡上充斥着對她的質疑,有人寫道,“魏敏芝只不過靠一部電影偶然出名罷了,本身缺少藝術天賦,不適合走藝術道路”。

後來,魏敏芝憑藉高考成績,進入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的編導系學習。在這裏上學期間,她的另一位貴人出現了——來自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的華人教授陳爾崗。

陳爾崗本身是教育學領域的學者,看完《一個都不能少》後感觸頗深,2004年趁一次來中國開學會的機會見了魏敏芝,督促她學英語,開啓了她的留學之路。

魏敏芝和丈夫

兩年後,在陳爾崗夫婦的幫助下,魏敏芝成功去到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留學,學習導演。留學期間,一次同學聚會上,她結識了後來的丈夫、夏威夷第五代華人劉錦輝。

如今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定居美國。

魏敏芝與老公、兒子

魏敏芝的人生道路似乎充滿着各種“幸運”,遇見張藝謀,遇見私立學校的校長,遇見陳爾崗教授,遇見現在的老公。當然她不僅是運氣好。

楊百翰大學的老師說,最觸動的是她的謙遜,因爲在美國,演過知名電影的女孩都會覺得自己很厲害。魏敏芝的老公說,她很懂得向別人求助,而自己是個樂於服務他人的人,所以他們很搭。

因《一個都不能少》改變的命運的其實不止魏敏芝一人。

影片中魏敏芝拼了命找回的淘氣孩子張慧科,後來也去往那所私立學校唸書,進入河北傳媒學院攝影攝像專業學習,畢業後從事與影視相關的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