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基本上没怎么睡觉,抢救了两位心肌梗死患者,虽然都顺利的开通了血管。但30多岁的年轻患者,一晚上病情波动,我们一直在床旁抢救,另一位70岁的患者做完手术后,心率、血压都比较平稳,回到监护室就睡着了。

那么为啥都是心肌梗死患者,年轻人反倒更重,年长者反倒相对要轻一点?

一、是堵塞的血管不同吗?

有人肯定会说,心脏有3个大血管,大小不一样,供血区域不一样,堵塞不同血管,那么自然病情不一样。

说的没错,心脏有3个大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相对来说前降支最大最重要,回旋支相对可能最小,如果是前降支堵塞,要不回旋支堵塞严重。所以我们也常常听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更危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相对稍低,就是因为前壁心肌梗死几乎都是前降支闭塞,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大多数是右冠或旋支堵塞。

但是这两位患者都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都是前降支堵塞。

二、是堵塞的部位不同吗?

有人肯定说,就算都是前降支,一个在开口堵塞,一个在末端堵塞,那自然危险程度不一样。

说的也没错,血管就像一颗大树,大树根坏了,大树死亡的风险很高;如果是树梢坏了,几乎对大树没有影响。心脏血管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前降支开口闭塞,那么病情肯定要比前降支中段或末段闭塞危重的多。

但是这两位患者都是前降支开口闭塞。

三、那么为什么两个的结果不一样呢?

1、年轻患者

患者谭某,34岁,平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昨晚吃完饭,突发后背疼痛,胸闷憋气不舒服,因为年轻,自己根本也没有想到是心脏病,于是就回屋休息去了。一个人翻来覆去不舒服,也没睡着,就是不舒服,可是就是不愿去医院看看,因为年轻,觉得抗一抗就好了。

快到凌晨12点了,谭先生,实在受不了,这才拨打120,这时候距离发病已经快6个小时;120赶到后,测量血压86/54mmHg,心率120次/分,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一分钟也没耽误,顺利开通血管的时间,距离发病已经7个小时,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2、年长患者

患者张某,71岁,平时就有高血压、冠心病,凌晨3点,突然从睡梦中胸痛疼醒,伴大汗。第一时间就想到,坏了,心脏病发作了,含了几粒药不管事,马上就拨打120。

120赶到后,测量血压136/68mmHg,心率80次/分,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一分钟也没耽误,顺利开通血管的时间,距离发病仅仅70分钟小时,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3、区别在哪里?

同是一个大血管,同是一个部位,同样都开通了血管,结果不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时间就是生命!

年轻人7个小时才开通血管,而老人70分钟就开通了血管,这就是差距。

当发生心肌梗死后,血管堵塞,心肌就会逐渐坏死,这时候不但会持续疼痛或胸闷憋气等不舒服,还会随时猝死。心肌因为缺血在不断的坏死,只有尽快开通血管,才可能挽救更多的濒临死亡的心肌。

血管闭塞40分钟后坏死面积约为缺血总面积的30%,闭塞3小时约为50%,闭塞6小时约为70%,正因为这位老人家的血管开通的早,所以心肌坏死的少,所以病情相对稳定;也正因为这位年轻人,血管开通的晚,心肌坏死的多,所以病情危重。

所以,年轻并不是心肌梗死的挡箭牌,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不管您是30岁,还是70岁,当胸痛、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后背疼痛等等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您又不能明确原因,一定第一时间就诊,或拨打120!因为这时候心肌梗死可能已经在敲门!

#健康大V创造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