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酸汤子”中毒事件着实让人痛心

米酵菌酸真的是太毒了

作为一名科普人

深深觉得食品安全不容小觑

不知道你家的老人们是不是这样

明明食物已经变质了却还在吃

你心疼他的健康要扔掉

他却说你不懂生活又捡回来

还振振有词地问:哪坏了?

今天

小编就明目张胆的告诉你

食物变质的信号

帮你用道理说服家里的老人

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大米

大米发霉是变质的最强信号,主要从硬度、色泽、气味等方面表现出来。

1、异味:大米原有的香气减退或消失,微觉异味,这是大米霉变的先兆;

2、出汗:由于大米与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表面微觉潮润;

3、发软:出汗部位米粒吸湿,水分增加,硬度降低,手搓或牙嗑的清脆声减弱;

4、颜色:由于米粒表面水气凝聚,色泽显得鲜明,透明感略有增加。

5、起毛:米粒潮润,会沾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显得毛糙;

6、起眼:因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胚部发展,使胚部变色;

7、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续发展成灰白色,靠近粮堆表层首先出现,通风散热之后愈加明显。此时,米的光泽光泽减退、发暗。

豆腐

1、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

2、块形不完整,组织结构粗糙而松散;

3、表面发黏,容易因为触碰而破碎,无弹性;

4、有馊味等不良气味。

肉类

1、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

2、外表极度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

3、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

鱼类

1、眼球平坦或凹陷,角膜浑浊;

2、鳞片不完整、容易脱落,褪色、变黑,其边缘干燥;

3、鳃丝黏连;

4、腹部膨胀,肌肉松弛、弹性差;

5、有腥臭味。

奶类

1、呈浅粉红色或显著的黄绿色,或色泽灰暗;

2、呈黏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有致密凝块或絮状物;

3、有明显异味。

蛋类

1、蛋壳呈灰乌色或有斑点、裂纹;

2、手感轻飘,摇一摇,可以明显感觉到蛋黄在晃;

3、灯光透视时不透光或有灰褐色阴影;

4、打开常见到黏壳或者散黄。

此外,蔬菜、水果、糖类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变质后会有酸味、酒味或者霉味;植物油、猪油、黄油、奶油、坚果类、油炸食品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变质后会有哈喇味。

食物该如何保存,以保持做好的状态呢?

一,注意保存温度

该冷冻的冷冻,该冷藏的冷藏,看食品包装上的保存条件,低温食物不要常温保存,常温食物要尽快吃掉。

二,注意密封干燥

虽说冰箱有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本身水分比较低的食品来说,如果没有密封严实,就直接放冰箱冷藏,反而会因为受潮而变质。

三、使用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可以降低食物氧化的速度,隔绝空气中的水汽,使食物保持新鲜,防止变质;同时,对于一些需要水分的食物来说,可以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湿润。

四,尽快吃完

无论是一些密封食品,还是零散食品,只要买回家就尽快吃完。对于食物来说,能在最好的状态进入到你的口中,才是它最完美的归宿。

来源丨长春疾控

编辑 丨小睿

审核 丨思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