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盧忠燦

“我們每天都到工地來監督和檢查房屋建設質量,如發現問題,立馬督促整改,我們是移民推選並經政府批准的業主委員會代表。一年多來,我們認真履責,對房屋建設的質量是滿意的。”在白鶴灘庫區巧家縣黎明安置點施工現場,移民代表邱尚畢告訴記者。

黎明安置點業主委員會代表們

本文攝影:盧忠燦

10月15日,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這是巧家縣繼金塘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黎明安置點規劃建設移民房屋50棟(層高11層),安置點內規劃建設有小學、社區廣場、綜合市場等配套項目。規劃搬遷安置白鶴灘庫區移民約1694 戶計5141人,是巧家縣規劃建設的8個白鶴灘庫區移民安置點之一。

黎明安置點小學

據負責黎明安置點房建工程的雲南建投現場技術負責人楊雲波介紹,黎明安置點項目廣大建設者以堅韌不拔、衆志成城的決心和鬥志,戰勝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順利實現了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隨後,他們將全力投入後續工作,預計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室內項目11月30日左右具備交房條件。

據瞭解,巧家縣北門、七里、天生樑子、邱家嶼、蒙姑、王家灣安置點也有450棟移民房屋封頂,佔比72%,目前正在朝着10月30日房屋主體全面封頂,11月底基本具備入住條件的目標全面衝刺,有多棟房屋外牆施工已基本完成,移民搬遷入住樣板房已對移民開放參觀。

黎明安置點建設現場

與邱尚畢同樣在房建現場監督施工的移民代表王正榮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就在白鶴灘工地附近的白鶴灘鎮棉紗村。他平時在廣東務工,家裏也有種地和養殖業。去年10月,聽說移民房屋開工建設,他主動申請報名參加了業主委員會的現場工作。雖然目前他還不知道哪一套房子是他們家的,但他已在考慮搬遷過來後的生產生活安排。他說,巧家縣正在規劃白鶴灘工程蓄水後發展旅遊產業,黎明安置點就在規劃建設的金沙江碼頭邊,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發展旅遊業的條件非常好,大多數移民也希望通過這次城鎮化搬遷安置後逐步實現生產與發展轉型。白鶴灘水電站是大國重器,他們全家都支持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他也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移民羣衆定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黎明安置點全景航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