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泳士”(市冬泳協會供圖)

□全媒體記者彭藝唯 實習生張顏

激烈精彩的賽事,不僅能吸引、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體育運動,也是一座城市體育文化軟實力的集中展現。今年受疫情影響,體育比賽“搬上雲端”,直到9月20日在魚梁洲舉行的鐵人三項比賽開賽,才正式拉開線下比賽的大幕。截至目前,柔力球、健身氣功、太極拳、網球、自行車、游泳等項目的比賽已經收官,11人制足球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雖然今年線下體育比賽參賽選手少了、比賽規模小了,但賽事組織、防控措施卻明顯升級,更多的比賽搬到戶外,融入自然山水中。選手們在青山綠水間競技,在享受比賽的同時擁抱自然。

防控嚴格 組織規範

10月11日,2020年“百千萬”襄陽市全民健身活動“卡爾美杯”襄陽市第五屆11人制足球賽暨湖北省大衆足球賽選拔賽在位於東街的四中老校區開幕。11支球隊的120餘名球員在領隊的帶領下有序測溫。

在這些隊員中,壹久行球隊的崔偉格外引人注目。崔偉是一名津巴布韋籍球員,他除了要接受測溫,還要提供賽前兩週未在疫情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旅居的證明。市足協會長陳祥峯告訴記者,球隊聘請外援的做法由來已久,外援球技精湛、體能出衆,對提高球隊的整體水平和賽事的觀賞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次市級聯賽共接受5名外籍選手報名參賽,他們是坦桑尼亞籍的吉姆、韓非克、巴蒂,津巴布韋籍的崔偉、何塞。這些長期在湖北打比賽的外援們,對市足協的做法都能理解並支持。

武當拳法研究會會長楊偉麗告訴記者,今年的線下比賽嚴格控制人數。往年五六百人蔘加的太極拳比賽,今年參賽人數控制在300多人。開幕式展演也進行了簡化,今年開幕式展演僅限運動員、裁判參加,展示了八式太極拳、二十四式太極拳及太極拳的八法五步後,42支代表隊立即分散到各比賽區域比賽。

按照市文化和旅遊局的要求,線下比賽必須制訂疫情防控方案,配備醫生和護士,嚴格做到測溫參賽,所有參賽選手必須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簽署《個人自願參賽和防疫責任書》。此外,記者在《“崇尚人人體育 共創美好生活” 2020年“百千萬”襄陽市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計劃》上看到,比賽規模都控制在500人以下。

戶外開賽 親近自然

10月18日,漢江流域城市漂流邀請賽在襄城二橋頭老龍堤冬泳基地舉行。來自市紅十字聚仁應急救援志願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早早就在賽場外圍拉起了警戒線。50米自由泳、50米蛙泳和4·50米接力賽在臨時設置的比賽場進行。江面上漂浮的泳道線將自然水域變成了4條50米泳道。岸邊貼着紅色標籤的位置是起點,江中的小船是終點。隨着裁判一聲令下,選手們“撲通撲通”跳入水中,江面浪花四濺,選手你追我趕……

市冬泳協會負責承辦此次比賽,協會負責人張惠告訴記者,漢江流域城市漂流邀請賽設漂流賽和個人競技兩大項目,其中個人競技項目比賽往年在室內游泳館進行。今年冬泳協會將個人競技項目比賽從室內搬到了室外,在開闊的自然水域中暢遊,選手們保護漢江、建設家鄉的動力更足了。

自行車比賽場地選在了風光旖旎的桃花嶺生態園。10月18日,80名選手在林間騎行,他們不僅體驗了速度與激情,還欣賞到了清新淡雅的田園風光。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楊一告訴記者,賽後,幾名外地選手對桃花嶺的景色和實惠的食宿讚不絕口。如今“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已成爲一種趨勢,把線下比賽搬到戶外,也可以通過體育比賽這個平臺來推介襄陽的旅遊資源。

推薦新人 搭建梯隊

第十六屆省運會將於2022年在宜昌舉行。今年我市的線下比賽,還承擔着爲省運會選拔人才的重任。在比賽規模壓縮、參賽選手減少的情況下,各參賽隊不約而同地把比賽名額讓給了隊裏的新人。

家住老河口的馬啓文是一名健身氣功愛好者,雖然資歷不深,但訓練起來格外認真,水平提高得也很快。前段時間,她和隊友一起到市體育場參加全市第六屆健身氣功比賽,一舉奪得團體冠軍。賽後,她不忘和老河口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鄭緒軍分享成功的喜悅。“讓更多的新人蔘賽,對普及推廣健身氣功來說意義重大。”鄭緒軍說。

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皮傳瓊告訴記者,健身氣功是省運會比賽項目之一,各健身氣功站點在名額不多的情況下,儘量讓新人蔘賽,可以豐富他們的比賽經驗,檢驗他們的訓練效果。

市文化和旅遊局羣體科科長莫春陽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今年線下比賽姍姍來遲,選手參賽熱情空前高漲,很多項目的比賽信息剛發佈不久就報滿了。從目前已經結束的幾場比賽來看,個人競技水平與往年持平,講究協調整體的團體項目略受影響。通過線下比賽也可以明顯看出,體育社會組織疫情防控意識、承辦比賽的能力明顯增強。

來源:襄陽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