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一定有理可依,對嗎?

愛上一個人,一定是有理可依的,對嗎?

難以忘懷的初戀,也許不是因爲深愛,而是因爲沒有美好的結局而烙下的“契可尼效應”後遺症;

遇到新的誘惑,就爲之動心,也許除了背叛之外,也是所謂人之常情的“古烈治效應”。

你所感覺的愛,可能並不像你所想的那樣崇高;你所認爲的背叛,或許擁有不可言說的原因……

戲劇故事裏那些難以理解的強烈現象,都有個別稱叫愛的效應。

“我愛你,我真心愛你,我瘋狂地愛你,我向你獻媚,我向你許諾,我海誓山盟,我能怎麼辦。我怎樣才能讓你明白我是如何的愛你?”

《戀愛的犀牛》中,馬路發瘋了似的愛上了女鄰居明明,爲了她學電腦、學英語、上戀愛訓練班,爲了明明做了能做的一切!只因爲那個黃昏,那個溼乎乎的擦肩而過;只因爲“她是一個值得你爲她做點什麼的人。”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染色效應”:一旦你愛上某個人,那個人在你眼中就會變得完美無缺,你無法發現他的缺點,也會因此而產生配不上他的自卑心理,更有甚者會唯命是從。但這樣盲目而衝撞的愛,往往得不到美滿結局。

“我的生命是從認識你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

“每逢你的生日,我都會送一束白玫瑰給你。這些玫瑰,就和當年我們共度第一夜之後,你送給我的那些花一樣。”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當少女愛上了鄰居家的男人,就可以有無數的理由看着他,也會因爲意外的獨處而竊喜。少女對男人來說是最陌生的熟人,她把自己的愛與憾寫在臨終的信裏。少女的愛,從一而終。

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結果發現,看照片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種情況稱之爲“多看效應”。只可惜單方面的多看和深情,註定換來一場悲劇。

“我並不嫉妒你們的幸福,我只是怨恨我的丈夫。”

“我會爲你手染鮮血,可誰又有權來指責我呢?我得不到愛,我就要製造恐懼。”

《九又二分之一愛情》中,小美的丈夫背叛愛情,攀了別的高枝兒。小美並不甘心受權威欺壓,她決定向背叛者展開復仇。小美的復仇是爲了祭奠愛情還是爲了懲罰背叛,也許各佔1/2。在扭曲的愛情困境裏,小美的愛,鮮血淋漓。

有的人還有極強的佔有慾,甚至戀愛不成而反目成仇、由愛生恨,這些都是愛情的逆向轉化。在關係中付出越多的那個人,到分道揚鑣的時候越容易“黑化”;或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對方戀愛不成,就容易反目成仇、由愛生恨。小美的“黑化”不過是愛情窮途末路之後的產生的“逆向效應”。

“如果你的靈魂住到了另一個身體,我還愛不愛你?”

“我愛上了你,你的氣息,你的溫度,你冷嘲熱諷的嘴角,你尋歡作樂的疲憊,你的傲慢自大,你身體裏的痛苦和勇敢。”

《琥珀》中,高轅的體內,跳動着小優死去丈夫的心臟。小優不清楚高轅對她來說意味着什麼,她因迷戀自己丈夫的心跳而接近高轅,轉而愛上他。而高轅卻不確定是自己誘惑了小優,還是小優誘惑了他。不知道,就試一試。他們相互吸引,相互折磨。

光環效應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日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深的印象,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小優因爲愛着相似的心跳而誘惑高轅,又因爲發現了高轅新的“光環”而陷入愛情。

請你準備好,你們內心中複雜的愛將由我們的戲劇故事表現出來,在戲劇裏,只有你能給這些現象下定義。

演出信息

九又二分之一愛情

2020.10.21-11.01

北京 | 蜂巢劇場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2020.11.04-11.15

北京 | 蜂巢劇場

琥珀

2020.11.11-11.14

上海 | FANCL藝術中心 藝海劇院大劇場

2020.11.05-11.08

深圳 | 深圳市少年宮劇場

《九又二分之一愛情》

半價秒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