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朝廷選拔人才有很多制度,最開始的時候官員都是世家大族,官職是可以世襲的,後來還有了察舉制等制度,讓其他人也可以做官了,到了隋朝時候這樣的情況得到了改善,讓天下讀書人都有人出頭的機會,出現了科舉制,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努力做官了,到1905年科舉制才被廢除。那我們所熟悉的秀才,放在現在,是什麼學歷呢?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爲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

秀才原本指稱才能秀異之士。與《禮記》所稱「秀士」相近,是一種泛稱,並不限於飽讀經書。及至漢晉南北朝,秀才變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舉考試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廢。與此同時,秀才也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宋代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爲秀才。《水滸傳》以王倫爲「不第秀才」,有輕蔑的意思,指他覓舉未成,在選拔考試中名落孫山。宋代秀才名銜,無需經過考試取得;但明清時代則不同,秀才得來不易,必須通過幾重考試關隘纔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夠應舉。

明清時代,秀才專指府(或直隸州)學、縣學的生員,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的專稱。要取得這種資格,必須在學道或稱童子試獲得取錄。不論年齡,應童子試的都稱童生。魯迅小說《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陳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試均考不上,人已老了,還是童生,或稱老童生。如果縣、府、院三試都錄取了,進入府學、州(直隸州)學或縣學的,稱爲進學,通名生員,即秀才的俗名。生員除了經常到學校、學官的監督考覈外,還要經過科考選拔(未取者有錄科、錄遺兩次補考機會),方可參加本屆鄉試(各省舉行的考試,取中者爲舉人)。

一般讀書人從學校畢業以後稱爲童生,縣衙會組織考縣學,考上之後就成了生員,生員纔有資格進行下一步的考試,還要參加州府舉辦的府試,考上了之後又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考試。成爲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接下來就是去省城參加院試,院試合格之後才能叫作秀才,可見秀才還是非常難的,根據專家們的分析,秀才相當於現代教育的本科生,舉人相當於碩士生,進士相當於博士生,至於殿試上考中名次的,則相當於中科院的院士。

不說那時候大大小小的縣有多少,光是前幾場、前十幾場、前幾十場沒能考中秀才的“老童生”來湊熱鬧,就足夠讓人數充盈了。秀才的錄取幾率在10%左右,比現代一本的錄取率還要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