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產業功能園區資源稟賦不均,個別園區載體緊缺,而一些園區載體卻又空置,這是不少地方面臨的現實問題。如何清“僵”倒“場”,將“閒得荒”盤成“生金樓”,提高城市稀缺資源的利用效率,激發城市活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爲破解載體瓶頸,建鄴區創新提出“園中園”概念,鼓勵專業機構、子園區與社會載體共同運營,探索出“園區(街道)+專業運營機構+社會載體業主”聯合運營的新模式。從去年8月“悅江東數字經濟產業園”成功簽約後,區級層面組建工作專班,大力度推動園中園建設。

2020年南京市委“一號文件”繼續聚焦創新名城建設,提出要完善科創企業森林成長機制。

播撒創新創業夢想,收穫未來科創森林。3月31日,在原有的“園中園”創新單元基礎上迭代升級,建鄴正式發佈“012科創森林成長計劃”,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科創企業推出不同的載體扶持,打造貫通企業全生命週期全階段的服務體系。

隨後,不到90天的時間裏,“0”元載體韶華工坊、“1”元載體探路者綠洲營地、“2”元載體鄴城科技產業園……“012科創森林成長計劃”佈局的差異性創新園區相繼開園。截至目前,衆創客廳·韶華工坊已有73個創業團隊入駐,註冊企業45家;探路者綠洲營地,迎來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市場前景的41家優質科技企業入駐;鄴城科技產業園已與10家運營商正式簽約,攜手打造產業創新發展新動能。

“0”元載體韶華工坊

“1”元載體探路者綠洲營地

32處社會載體的空置空間,變單打獨鬥爲組合拳、變單一招商爲整合資源;同步端出“012計劃金融專項政策”,入園企業可享受“建鄴高新進園保2.0”金融服務……建鄴從“育苗造林”“大樹移植”“金融賦能”等多方面聯動發力,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着力培育科創企業森林。

“園中園的運營模式,對街道、園區的閒置資源盤活出清和項目招引工作都有很強的示範帶動作用。”建鄴區園中園專班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讓街道、部門、園區協同推進,將閒置資源利用與“雙招雙引”工作相結合,利用“舊巢”引“新鳳”,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佈局,不斷提升項目質量和落地速度。與此同時,還將通過完善區域服務功能,打造和提供全方位服務平臺,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截至九月底,全區已簽約“園中園”項目16個,總面積近86000平方米,入駐企業205家。

來源 | 建鄴播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小編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