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抗美援朝前期,我们基本上全靠步兵在和美国人作战。

当时的志愿军由于没有制空力量,武器装备也很差,后勤保障跟不上,因此仗打得很艰苦。

我们先比较一下双方的装备。

志愿军一个军:人数为4.5-5万人,火炮198门(多为75毫米口径),汽车120辆,无坦克。

美军一个军(以3个师计算):人数约6万人,火炮1428门(多为105和155毫米口径),汽车约7000辆.坦克430辆。

由上面可以看出,双方除了战斗人员大致相当之外,其他的要相差十几倍。

所以,在三次战役前,美军仅1个营,就需要志愿军2个团的兵力才有把握和他们作战。

为了争夺制空权,保障后勤补给线的畅通,我们刚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当时中美空军力量,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美国空军:共有十四个联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他们的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大部分参加过“二战”。

志愿军空军:2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到200架;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的平均飞行时间,不足20小时。

1951年1月21日上午,美军出动F-84战斗轰炸机20架,沿平壤至新安州一线,对铁路线进行轰炸,企图阻滞志愿军的后勤供应。

志愿军空军第4师师长方子翼,发现敌情后,果断下命令:第10团28大队出击。

志愿军空军在大队长李汉率领下,驾驶6架米格-15型歼击机迎击敌人。其他5名飞行员分别是吴奇、李宪刚、张洪清、赵明、赵志财。

由此,抗美援朝期间,中美空军的第一次长空激战,拉开了序幕。

李汉等驾机接近安州时,发现美F-84型战斗轰炸机编队,正在1000米高度上空,对清川江桥进行俯冲轰炸。

李汉率队迂回到4架美机左后侧400米处,瞄准长机开炮。由于美军飞行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架敌机被击中。

3号机李宪刚、4号机张洪清也向其他美机开炮,可惜未能命中。

而6号机赵志财则被美机击伤,不得已被迫跳伞,但因高度过低而牺牲。

后来美军不愿纠缠,仓皇逃跑,志愿军也顺利返航。

志愿军空军与美国空军的首次空战较量,就这样结束了。

中美空军的第一次交锋,打了一个平局——各伤一架飞机。

但这个战果对志愿军的鼓励作用是很大的,由此大家认识到,美军的这些“空中老油条”,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战胜,况且美军的战斗意志明显地不如志愿军飞行员。

1月29日,下午13时30分,地面雷达站发现在安州、定州上空有敌机活动,师长方子翼将出击的命令又下达给了28大队。

这次参战的飞机共有8架,还是由大队长李汉率队。

十分钟后,志愿军的机群到达定州以西上空。

此时李汉的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所的呼叫“101注意,目标120度,高度6000米,距离80公里,注意搜索!”

李汉立即回答:“101明白。”

全体飞行员开始搜索目标,首先是由7号机的孙悦昆发现了目标,他激动地报告:“左前方!敌机!”

全体人员都不约而同地向左前方看去,2个,4个,6个,8个,……一共16个黑点,16架敌机!

敌机群分为上下两层编队,每层8架;4架在前,4架后面掩护,队形相当严密。

李汉并没有贸然攻击,他在等待时机。

狡猾的敌人此时也发现了李汉他们,于是他们调整飞行方向,想利用自己背朝太阳,志愿军飞机面向太阳视线不佳时,再展开攻击。

“好狡猾的狐狸!”李汉决定将计就计,当敌机转到右侧时,向机群下达了命令:“投副油箱!1中队攻击,2中队掩护!”

命令下达后立刻向上层8架敌机发起了攻击。

李汉采取的是类似陆军里和敌人面对面拼刺刀的战术,美军飞行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要是躲闪不及,两机就会相撞!

于是他们赶快急转弯回避,但由于动作太猛,飞机出现大过载,引起了黑视,等视力恢复时已经晚了。

李汉紧紧咬住敌3号机,在300米距离开炮。当时的米格-15歼击机火力配置:1门37毫米炮;2门23毫米炮。

此时是三炮齐射,弹雨直向敌机倾泻,3号机顿时中弹,冒着浓烟向地面坠落。

“打中了!”

“干掉1架!”

无线电里一片欢腾。

第一次击落敌机,给大家以很大的信心。

调整好飞行路线的李汉,又将攻击目标瞄准了敌4号机,他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在战友的掩护下,一个俯冲下去——敌机仓皇逃窜了。

根据返回后的照相枪胶卷判定,敌4号机是被击伤后,才逃窜的。

这一战,李汉击落击伤美军F-84各一架,首开志愿军击落敌机的纪录。

抗美援朝期间,李汉共取得击落敌机2架,击伤一架的战绩,战后荣获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抗美援朝全过程》 《中国空军百科全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