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職工喫飯問題,是用人單位的份內之責,而且應該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這事兒工會若不去管,不能算失職;主動管了,可能倒是“自找麻煩”。但工會爲什麼要管呢?爲了竭誠服務職工,調動職工積極性,讓職工更滿意地工作。從大局和長遠看,也是爲了企業發展、關係和諧、社會進步。

《工人日報》報道,深圳福田區總工會在區委區政府、各街道黨工委支持下,整合社會資源,建起了13家分佈在各園區、企業的工會大食堂,爲職工提供衛生、便捷、實惠的供餐服務,解決了10萬餘名職工就餐難問題。這件事“小中見大”,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啓示。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喫飯雖然是生活小事,但關乎人的生存;能不能喫飽、喫好,還關係到 人的健康、情緒;如果這件事涉及到10萬多名職工,則無論如何都算得上是大事了。所以說,它是“小中見大”的一條新聞。

按說,解決職工喫飯問題,是用人單位的份內之責,而且應該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這事兒工會若不去管,不能算失職;主動管了,可能倒是“自找麻煩”。但工會爲什麼要管呢?爲了竭誠服務職工,調動職工積極性,讓職工更滿意地工作。從大局和長遠看,也是爲了企業發展、關係和諧、社會進步。

工會是做羣衆工作的,每天面對的大多是關乎職工切身利益的小事,甚至瑣碎到柴米油鹽、喫穿住行。這些小事上一旦出現困難,個人又無力解決,對於職工來說就是大事,甚至可能成爲某種壓力、負擔。這時候如果有人主動過問、幫扶,就是“雪中送炭”,職工肯定感動於懷、傾心回報。工會就承擔了這樣的角色。此爲啓示之一。

“羣衆利益無小事”是許多領導者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爲什麼?因爲千百萬羣衆的小事彙集起來,如果形成共同訴求,就會成爲社會問題,處理不好就可能發生大事。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會關心職工小事,爲他們分憂解難,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就是在爲國家、社會承擔了一份責任。此爲啓示之二。

俗話還說,“衆口難調”。辦食堂不是一件容易事,對於工會這樣的羣衆組織來說,更是柴米油鹽“門外漢”。福田區總何以有力量建起如此多的食堂呢?就在於堅持“政府支持、工會引導、企業自辦、社會興辦”,或“牽線”企業與餐飲公司合作、或依託樓宇公共服務空間、或授予工會食堂“牌照”,並給予職工一定優惠……總之,靠的是因地制宜,撬動不同的社會資源,解決不同的問題。

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聯合社會資源開展工作,已經有許多成功實踐——建設“智慧工會”藉助網絡;發放會員優惠卡藉助銀行服務、商業網點;構建和諧企業,要與工商聯、企業家協會合作;調解勞動爭議,需要政府部門、法院支持……福田建設工會大食堂的實踐,更豐富也更證明了工會藉助社會資源服務職工的重要意義。此爲啓示之三。

福田工會大食堂不僅解決職工喫飯問題,還與職工服務中心和職工書屋相連接,爲園區企業和職工提供職工入職、法律諮詢、心理諮詢、困難救助、辦理會員卡等“一站式”服務。未來還將根據職工需求,舉辦咖啡師、茶藝師等技能培訓,併爲職工提供實習基地。可見,工會關心職工生活小事,既將解決職工訴求作爲工作切入點,又將其他工作融合其中,它產生的社會效果決不止於小事本身。“勿以善小而不爲”蘊含着“以小見大”的思維和方法,辦小事成就大事業,此爲啓示之四。(張刃)

來源:勞動午報

編輯:周迎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