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小女孩才4岁,只比我儿子大1岁,我完全能够想象患者家庭面临着怎样的绝望。”10月23日上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病房里,杨翌翔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将为一名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的4岁女童带来生的希望。本次捐献为上海市第508例、松江区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2020年松江区的第4例。

杨翌翔是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于2012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

去年12月,杨翌翔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由于患者病情等原因,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过程,直到今天才完成捐献。“自从今年1月高分辨配型成功后,好几次确定的时间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了,我的心里一直很在意这件事情,所以经常打电话去询问红十字会相关情况。”他回忆说。

谈起这次捐献,杨翌翔用了“缘分”二字来形容。检验科下有多个分科,而他恰好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平日里经常与血液标本打交道,他对于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真正让他坚定捐献决心的是他得知患者是一位4岁的小女孩时,他说:“我也是做爸爸的人,稍微换位思考一下就已经很让人痛心了,我和太太很快达成共识,就把她当作我们的‘女儿’吧。”

虽然杨翌翔坚定了捐献的决心,但整个过程却是一波三折。他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为了能提前交接好工作,顺利完成捐献,他曾多次打电话向红十字会询问确切的捐献时间。他说:“每次红十字会那边接到我的电话就好像有些紧张的样子,可能他们没怎么遇到过反复催促捐献的人,担心我反悔了。我既然答应了,就绝不可能再后悔。”

杨翌翔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次捐献过程中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我觉得和医务人员受到的教育有关吧,如果能匹配上,相信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是愿意的,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杨翌翔说。当天,患者家属委托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他的善良和爱心为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