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主任爲患者安裝“腦起搏器”。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馬遙遙)70歲老人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多,藥物已難以控制,經常手舞足蹈,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爲她裝上了“腦起搏器”,老人不久就將回歸正常生活。

周奶奶(化姓)家住漢口,大約6年前, 她的右手開始不由自主的“哆嗦”,身體活動也越來越僵硬。當時,周奶奶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爲“帕金森”病。

從那以後,周奶奶在該院神經內科的指導下開始進行藥物治療。開始藥物治療效果十分明顯,周奶奶每天還參加歌舞團唱歌、跳舞。但隨着病情的進展,周奶奶發現身體震顫和僵直的症狀不斷加重,藥效維持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尤其是最近這一年多,每次服藥後效果只能維持一個多小時,且服藥後出現手舞足蹈的“異動症”現象,雙手經常不由自主地胡亂擺動,別說唱歌跳舞,就連日常生活都難以維持。

家人看着周奶奶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心裏非常焦急,一週前帶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看病。該院神經內科旃培豔主任、神經外科王璐主任以及帕金森病MDT團隊根據周奶奶的病情,詳細評估後,認爲她的情況非常適合DBS(腦起搏器)手術。

前日,神經外科聯合神經內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爲周奶奶進行了手術。通過術前核磁共振和CT融合確定目標神經核團——“靶點”,王璐主任在電生理監測下,通過立體定向儀將刺激電極精準放置“靶點”,由於是局麻下操作,整個過程周奶奶都能配合醫生完成指定動作,從而確定刺激電極位置精準到位,並能預判術後開機效果良好。

“‘腦起搏器’是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的俗稱,當神經刺激器釋放信號,顱內電極就會適當刺激神經核團從而改變神經電活動,病人的症狀就能隨之改善。”王璐主任告訴家屬,“腦起搏器”在術後一個月左右開機,老人症狀控制後,就能迴歸正常生活,又可以唱歌、跳舞了。

神經外科李俊主任強調,目前藥物治療仍是早期帕金森病的首選方案。然而,藥物療效較好的“蜜月期”一般是5年左右,隨着病程的進展,藥物療效逐漸下降,並出現“異動”等藥物相關症狀,在通過專業團隊充分評估後,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將極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 ] 收藏

前日,神經外科聯合神經內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爲周奶奶進行了手術。通過術前核磁共振和CT融合確定目標神經核團——“靶點”,王璐主任在電生理監測下,通過立體定向儀將刺激電極精準放置“靶點”,由於是局麻下操作,整個過程周奶奶都能配合醫生完成指定動作,從而確定刺激電極位置精準到位,並能預判術後開機效果良好。

“‘腦起搏器’是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的俗稱,當神經刺激器釋放信號,顱內電極就會適當刺激神經核團從而改變神經電活動,病人的症狀就能隨之改善。”王璐主任告訴家屬,“腦起搏器”在術後一個月左右開機,老人症狀控制後,就能迴歸正常生活,又可以唱歌、跳舞了。

神經外科李俊主任強調,目前藥物治療仍是早期帕金森病的首選方案。然而,藥物療效較好的“蜜月期”一般是5年左右,隨着病程的進展,藥物療效逐漸下降,並出現“異動”等藥物相關症狀,在通過專業團隊充分評估後,進行“腦起搏器”治療,將極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