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鋼的家,

在北京五環外的一個別墅區,

三層樓,擺滿他近30年的藝術收藏。

劉鋼在家中

劉鋼,北京人,1983年北大法律系畢業,

90年代創辦私人律所,

是資本律師界從業30年的“明星”。

2000年,他設計出投資界著名的VIE結構,

幫助新浪、網易、搜狐等

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公司,

先後到海外融資並上市,

打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軌道,

也更進一步點燃了國人互聯網創業的熱情。

根據統計機構Fredrik的數據,

超過一半中國企業,

通過劉鋼設計的VIE架構在納斯達克上市,

VIE還幾乎是國內互聯網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唯一方式。

當時,劉鋼因此被圈內人稱爲“中國互聯網教父”。

早在1993年,劉鋼就開始收藏藝術品,

至今已收藏400多件,

90%是中國經典油畫,

從18世紀到21世紀,跨度300年。

9月下旬,一條到劉鋼的家拜訪,

他和太太、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生活在這,

家中的每一面牆都掛滿了藏品,

地下一整層,更被他打造爲一個四面封閉的展廳,

內部媲美“私人美術館”,作品件件珍品,

比看一個展覽的信息量更大,

可以好好地逛一整天。

撰文 | 葉荔

從首都機場驅車過來不遠,拐進順義一個“古早風格”的別墅區,我們就來到了劉鋼夫婦的家。

別墅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總面積680多平方米。20年前,一家人拎包入住,開發商自帶的軟裝保留至今。

劉鋼藏品

一進門,滿眼的震撼——林風眠、吳冠中、趙半狄、高小華、郎世寧……一件件博物館館藏級別的油畫作品,應接不暇。這是劉鋼積累了28年的藝術收藏,作品跨度長達300年,從清朝、民國、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都有經典作品支撐,藏品總量超過400件。

“我喜歡把作品都掛在牆上。尤其是有年代的作品,跟它們朝夕相處,每時每刻都好像在跟作者跨時空交流。”

地下室“美術館”

整棟房最大的亮點,也是最大的高潮,在230多平的地下室。

沿着扶梯一步一步向下,昏暗的環境中射燈亮起,每一面牆上,一幅接一幅油畫互相挨着,大大小小,密不透風,每一幅都有一個復古金屬畫框相稱。劉鋼拿出最厲害的藏品,把地下室佈置成專屬的“私人美術館”。對着這些作品早上看,晚上看,早已成爲了生活習慣。有時候,他一邊觀賞藏品,一邊聽音樂,一個人獨自漫步,享受着藝術的時空。

稍加留意還會發現,在這個稍顯逼仄的空間,牆壁的顏色也依序換了三次,暗紅和淺綠的色調,據說分別參考了盧浮宮和英國國家美術館古典油畫陳列區的色調。

90%是中國油畫,囊括了從油畫史開端,到當代畫家的創作。無論哪一件拿出來,劉鋼都能爲我們說起收藏研究背後的趣聞,比美術館導覽信息量更大。他選了最重頭、最珍愛的三件,與我們暢談。

《乾隆妃子肖像》郎世寧,18世紀

亮點:媲美故宮收藏,油畫源頭

這幅掛在過道上的油畫,劉鋼極爲珍愛,是他所有油畫收藏裏歷史最早,也能稱得上中國油畫源頭的一件作品。

他介紹說,郎世寧在清宮廷爲乾隆皇帝畫妃子,目前知道的只有三幅,北京故宮有一幅,臺北故宮有一幅,還有一幅,就在這裏。

這件作品畫在高麗紙上,根據女子頭戴的伊斯蘭風格的珠寶,劉鋼猜測這應該是容妃,也就是香妃的肖像。從側面看,女子臉部有一種發熒光的效果,因爲顏料裏摻合了珍珠粉,非常別緻。

而女子手中摺扇上寫的兩個字“愛天”,因爲“天”寫的是古體字,只有少數人認了出來,劉鋼笑稱,就這兩個字幫了大忙,“使我少了很多競爭者,少花了很多錢。”

《重慶大轟炸》吳作人,1940年

亮點:參與1942年抗戰義賣的重要作品

1940年戰時,一次日軍轟炸,吳作人就在重慶對面的一個山坡上,他目睹了整個轟炸場面,通過素描把熊熊大火的現場記錄下來,之後創作了這件《重慶大轟炸》。

爲了這幅作品,劉鋼趁着到紐約出差的機會,特意到MoMA檔案館查到了當年的展覽記錄。

抗戰美術品赴紐約展覽 四十年代媒體報道

那是1942年,宋美齡訪問美國,中國美術家協會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特意組織展覽義拍《抗戰中的中國》,展出100多幅作品,這件是其中主要的一件。之後先後到波士頓、華盛頓、費城等18個美國城市做巡迴展。巡展之後,所有參展作品上拍義賣,拍賣後所得的資金,全部用於購買戰略物資,送到中國。

這件作品最初由一個支援抗戰的美國人買走,1998年被梅隆家族收藏。又過了10年,藏家過世後,後人送拍,劉鋼就從這次海外競拍中獲得了這幅見證歷史的作品。

《趕火車》高小華 1982年作

亮點:80年代的《清明上河圖》

高小華的這件作品,劉鋼覺得它的時代感特別強。“因爲我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這裏面100多個人物形象,知識分子、農民工、軍人……無論從顏色,還是神態,都給人呈現一種非常沉悶的感覺。當時的狀態就是那樣的。”

在接近3米長的作品前,劉鋼特意安置了一對圈椅,可以坐着把每個人物看了又看,“每一個形象的面部表現都不一樣。有點類似古代的《清明上河圖》。”

競拍《趕火車》是一場“廝殺”。2003年,當時劉鋼和太太坐在拍賣現場的後排,另一位從臺灣來的藏家坐第一排,兩人從100多萬開始,5萬一口,一直加到300多萬。拍到200多萬時,第一排臺灣藏家旁邊一個女士就摁住他的手,他換了左手繼續舉牌。到330多萬,對方左邊的女士,又把他另一隻手拽住了。

劉鋼回憶道,其實拍到200多萬時,自己太太也在旁邊試圖摁住自己。“幸虧只有我太太一個人坐在我旁邊,要不然我可能也會像前排的那個人一樣,動搖了競拍的決心。”

最後拍下來,很貴,加上佣金總共363萬。有人說,當時這個價格,足以買下一個北京二環的四合院。劉鋼說當時自己的信念是,只要口袋裏的錢夠一定要把它買下來,“四合院,這個買不到可以買那個。作品只有一件,錯過了就錯過了,絕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高小華《趕火車》三版畫稿

拍賣後,這幅作品的作者特意通過拍賣行,約劉鋼見面。劉鋼也有幸跟作者當面請教,爲什麼三張草圖,一張比一張工整,當初的修改理由是什麼。

客廳C位的吳冠中《漁港》

從客廳到車庫,沒有一面浪費的牆

從地下室回到生活氣息的空間,一下就亮堂了。對於藏品擺放,劉鋼堅持了自己的原則:選定一幅作品,找到位置,就不再替換。

主客廳,壁爐的正上方最顯眼的C位,給了吳冠中晚年所作的《漁港》。

2003年,劉鋼有幸在嘉德拍到,“當時只花了100多萬”。近年拍賣行多次找到他,問他是否願意出手,他都婉拒了。

左側是林風眠50年代的作品,冷色調的天空與大地,拿樹來比擬自己在逆境中不屈的性情;右側是奧爾巴赫晚年的自畫像,簡約的筆觸,勾勒孤傲的眼神。

一個抽象,一個具象,要細看細品,才能理解這兩幅互補的深意。

同樣形成互補的還有一組葛姆雷的雕塑,一個鏤空,一個實體。

小客廳更多時候用來待客。重頭戲是趙半狄的代表作《蝴蝶》。

這也是劉鋼所有藏品中最貴的,花了2700多萬,2012年在拍賣場競得。爲了支付那次的拍賣款,劉鋼破例賣掉了20多件藏品,有幾幅至今想來依然心心念念。

巧合的是,拍賣行把作品送過來時告訴他,這件作品的送拍者,就住在同一個院子裏。這幅頗具悲劇色彩的作品,就這樣,換了一個門牌號來到了這兒。

改造後的車庫空間

因爲太想把藝術品擺出來,劉鋼甚至把車庫空間的大門封上,新添了一面可以用來掛畫的牆。

現在,這裏是一幅大約2米5×2米5的清宮廷“通景畫”,描繪圓明園的一處園林,原來可能就掛在圓明園的某處牆上,算一種壁畫。既有西方的透視效果和光影變化,也有中國畫的寫意手法。“畫一掛上去,顯得這房子有了縱深感。”

這幅作品是劉鋼2005年從英國拍賣而來,花了很長時間在廣州找到一位裝裱師,做了修復。又配了清末的榻子牀放在前面。

拍賣行圖錄上,這幅作品沒有標註落款,劉鋼從圖片裏發現了隱藏在角落的署名:臣五德恭繪,是典型的清宮廷臣字落款。他便以比較低的價格,買到了這幅被國外拍賣行忽視的作品。

劉鋼(右一)和律所合夥人在一起 1980年代

一個投資律師的藝術啓蒙

劉鋼1983年畢業於北大法律系,律師執業三十餘年,是亞洲資本市場的著名律師。

劉鋼在職業生涯中有一個創舉。2000年時,他設計出投資界著名的VIE結構,在不違反中國法律的情況下,使得外資可以進入中國法律禁止的領域,比如新興的互聯網行業。藉此,新浪、網易、搜狐等中國第一批知名互聯網公司,先後到國外融資並上市。他笑稱說,因此當時還有人把他稱爲“中國互聯網教父”。

2010年,劉鋼榮獲國際著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頒發的亞洲律師界“終身成就獎”。

但劉鋼對自己在律師行業取得的成績很淡然,“沒有辦法跟我的收藏相比較的”。在他看來,律師所做的業務,即使是VIE結構,效能也就持續幾十年。“但是一些藝術收藏品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將會持續上百年。”

斯坦福兄妹家居照片 圖片由劉鋼提供

劉鋼的藝術啓蒙,源於31歲時的一次進修。

1989年,劉鋼有機會前往英國進修一年。當時極少有人有機會出國,劉鋼在當地一家律所實習。除了學到許多資本市場法律的領先技能,另一個額外收益,就是藝術啓蒙。

業餘空閒時,他逛遍了當地大大小小博物館。1989年春節,律所的合夥人還邀請劉鋼去家裏做客。一個古堡,四面牆上掛滿了畫,沒有一塊空牆。“當時我就想,原來在西方世界,真正有錢有品位的人,家居生活是這個樣子的。”

這次作客他鄉,在他的腦海中刻下一個“真正收藏家”的形象。

第一件藏品

而劉鋼買的第一件藝術品,其實來源於一次“衝動消費”。

1992年,中國法律允許私人開辦律師事務所,劉鋼第一批出來,和另外兩個合夥人創辦了律所。半年後的1993年春天,事務所第一次分紅,三個人分享30多萬的利潤。

劉鋼清晰記得當時的興奮勁兒,“我們仨取了現金,回到辦公室。後來喝得醉醺醺,我騎着自行車回家,把我分到的10多萬就放在自行車的前框上,騎幾步就打開看一眼。路過一個畫廊,櫥窗上掛着一副油畫,我當時就是一個衝動,毫不猶豫拿出3000塊錢。”

這幅描摹豐收景象的油畫,劉鋼一直珍藏至今。

地下室收藏空間一角

之後從1993年到1997年,劉鋼憑着自己的興趣,前後買了有100多件。

直到有一次在酒店開會,偶遇拍賣現場,翻了拍賣圖錄才驚覺自己“收藏水準有點低”。於是,他從頭開始,下工夫惡補知識,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眼光,和屬於自己的收藏體系。

劉鋼藏品

研究型收藏,跨度300年

從1998年到2006年,劉鋼說自己基本上就是在拍賣場買作品。“那個時期,拍賣每年都會有精品出來,並且價格都不像現在那麼貴。”

2003年前後,劉剛已經積累了一些比較好的油畫作品,就確定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系統的收藏,以中國歷史爲線索。

現在,劉鋼的主要藏品數量達到了400件,“體系基本已經完善了”。最早從乾隆年間郎世寧的作品開始,到清末民國、抗戰時期、建國初期、改革開放,一直到當代藝術,整整跨越了三個世紀。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經典作品支撐。

王玉平《父與子》

主線之外,還有主題性的收藏,比如“父與子”系列,作品來自不同年齡,不同風格背景的藝術家:劉小東、王玉平、趙趙等。“因爲我也有孩子,我總能從中感覺到很多共同語言。”

吳大羽《花之舞》

也有遺憾。

劉鋼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吳大羽的代表作,叫《花之舞》。大約是2004年,劉鋼一念之差與它失之交臂,“從此之後,我連見都見不着。”

藏家圈子熱鬧,數得上的“研究型藏家”,劉鋼是名副其實的一位。作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他都願意花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當學問一樣去琢磨。

策劃展覽、在藝術媒體上寫專欄之外,2017年他還出了專著《時光收藏者》,講自己和收藏品的故事。疫情期間還嘗試直播,介紹自己喜愛的抽象藝術家。

劉鋼非常崇拜明代大藏家項子京,“他的很多藏品,一代一代流傳到了今天,他的靈魂也融入到歷史中了。”

他也認爲,只有被歷史記錄下來的藏家,只有他的藏品能在藝術史中有地位的藏家,那纔是真正的收藏家。

與時代同步

劉鋼一直堅持不光要收藏同代人的東西,“因爲人生一大遺憾,就是生命比較短,但是不同時代的作品,能幫助你體驗過往的人生,把你的感覺也延伸到過往的幾百年。”

十多年前,劉鋼找來專攻寫實主義的畫家韋蓉,把夫妻倆的肖像畫下來,前排則描摹了5位中國法律界的開山大佬,包括第一位大律師伍廷芳,清末變法者譚嗣同、梁啓超,民國著名律師施洋,還有中國民法的奠基者沈鈞儒。以示向前輩大人物們致敬。

太太陳育也是律師,夫妻倆的藝術趣味很相近,劉鋼每次去拍賣場,都會提前和太太說,並徵求她的意見。

“其實很多次拍賣,比如趙半狄的《蝴蝶》,吳冠中的《漁港》,都是我太太舉的牌。真的,她很有運氣!每次她舉牌,幾乎在我們的預算之內就能下來。”與此相對地,他笑稱自己去了拍賣場,往往一舉牌就很激烈,進入“廝殺”。

我們拜訪的前一天,夫婦倆剛送學藝術史的兒子去上大學。前幾年,他突然發現女兒畫畫非常好,但家裏從來沒給她請過美術老師。

和藝術品生活在一起,他覺得這樣子女也會潛移默化受到一些感染。平時看展,常常是全家出動,有時買作品也會徵求孩子的意見。

現在,劉鋼已基本退休,一週只去事務所一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藝術收藏、藝術品研究上。生活非常自律,每天早飯之後,遛狗一個小時,大概得走6-8公里。回來之後就是看書,午飯後寫文章,有時去看展覽,幾乎不喫晚飯,再雷打不動地健身一個小時, “到點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天天如此。”

他感慨自己“幸虧有收藏的愛好”,因爲看到自己的一些同齡人,退休後都不知道幹嗎,“保持心態的年輕太重要了。”

現在他也關注年輕藝術家,看年輕人的展覽,和他們聊天,收藏他們的作品,“總能夠跟這個時代保持同步”——而這一點尤其重要。

未來,他也考慮等疫情完全過去,找一個好的場地,辦一次藏品回顧展,“多把這些作品拿出去,跟大家共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