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於1947年針對當時的軍委所在地陝北延安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胡宗南爲首的國軍主力達到24萬人之衆。不過24萬遠不是胡宗南在西北地區的兵力巔峯數字,其直接掌控的部隊數量一度逼近60萬人,甚至超過戰區級別的東北剿總、華中剿總。

先來看看胡部巔峯期的兵力構成。抗戰後期胡宗南部隊實控或有重大影響的區域包括陝西、河南、山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等省,就地域面積而言,超過同時期的任何一個國民黨高級將領。1944年,胡宗南直接掌控的部隊包括第34、37、38、31、28、36、29和第3集團軍。抗戰時國軍一個集團軍轄多個軍,相當於後來解放戰爭時期的兵團一級。再加上保安團等二線力量,胡宗南實打實擁有過近60萬大軍,而且其中不乏第1軍這樣的王牌軍(抗戰初期地位高於後來的五大主力),這在國軍高級將領當中是極爲罕見的情況,巔峯時期被稱爲“西北王”,令湯恩伯等人羨慕不已。

之所以對戰西北野戰軍時的胡宗南集團只有20餘萬人,是46年國民黨軍內部整編的結果,胡宗南所轄的不少部隊被調往其他戰區,或者直接裁撤掉。但胡宗南的實力和地位並沒真正減弱,抗戰時期的西北60萬部隊裏有大量地方派系部隊,綜合戰鬥力並不強。事實上胡宗南大軍在1947年後面對西野的運動戰法,始終沒有佔得便宜,反而目視西北野戰軍在2年之內壯大起來。不過西野和胡宗南集團始終存在規模差距,雖連打勝仗,但並未真正威脅胡部根基,胡宗南集團始終有20餘萬兵力,直到49年退入四川。

之所以西北胡宗南集團強盛過這麼長時間,跟國民黨中央軍的構成及胡宗南的個人特點有很大關係。中央軍的核心是黃埔系,而黃埔系包括教官級別和學員級別兩種:像陳誠就屬於前者,實力地位高於胡宗南;胡宗南屬於後者,黃埔首期中的佼佼者,被稱爲老蔣的嫡系門生第一人。而且相對於教官級別的黃埔系,無疑黃埔學生數量更多,對老蔣的作用也更大,蔣有意提拔嫡系黃埔,尤其是前六期的學生。

胡宗南1924年入校時就已經28歲,超過了黃埔學員報名上限(25歲),因爲其他條件優秀才被錄用,這在後期反而是胡宗南的一個優勢,比同級的學員老成持重,加上其本人對老蔣的死忠,因此更受信賴;關鍵的一點,胡宗南不僅是黃埔一期畢業,還是老蔣的浙江同鄉。多位一體的條件下,自然得到了更多兵權和發展機會,接過老蔣起家的第1軍第1師,並逐步成爲第1軍軍長、第17軍團長、34集團軍總司令,再到後來的西北最高長官,擁兵60萬,仕途順利得驚人。

除以上原因外,抗戰相持階段的客觀形勢也給了胡宗南擴大實力的機會。1938年胡宗南便奉命開赴陝西遏制八路軍,沒有和日軍直接交戰的任務,反而投入主要精力備戰擴軍,在這一時期胡宗南既把兵力擴張到了驚人的地步,更是爲老蔣擴大了西北地盤,地位越發提高,成爲黃埔生中在大陸時期唯一的上將軍銜獲得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