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綜合交通中心外觀效果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麗莉 通訊員粵機宣 攝

科研人員在生物島進行實驗。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攝

深圳濱海大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蔣偲 攝

深圳5G智慧港 圖片由媽灣智慧港提供

10月22日,在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深相關部門簽署了雙城深化合作專項協議,涉及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自貿區七個領域。10月23日,圍繞7項合作協議,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集中採訪了廣州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展望合作前景、暢談落實舉措。

科技創新:

爲創新要素搭橋 共促科技成果轉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10月22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簽署了推進廣深科技創新合作框架協議。“實際上這份協議是對去年9月廣州市政府與深圳市政府簽訂的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進一步回應。”廣州市科技局合作交流處處長蔡強告訴記者。

蔡強表示,去年9月印發的《廣深戰略合作第一批重點項目》明確了兩市科技創新領域的重點合作事項爲兩項:一是共同實現儀器共享和服務共享,二是完善科技評審專家共享機制。目前廣州市科技局已基本完成,財政資金購置的單價3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兩市實現共享,並互相推薦、精準匹配科技評審專家。例如,國家超算中心廣州中心新建了深圳前海分中心,推進超算在前海的應用。“過去,廣州企業找深圳的科技評審專家,可能需要找科技部門推薦,現在通過共享庫,企業自己就可以找到人了,相當於架起了一座廣深之間的橋樑。”蔡強說。

22日簽署的推進廣深科技創新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共享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推動創新平臺合作、共促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廣深風投創投領域融合發展6個合作事項。在蔡強看來,這六方面實際上是把這座橋樑拓得更寬,讓兩地創新要素得以更高效、更便捷地流通,甚至共同來對接和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其中,共促科技成果轉化受到各界關注,但民間也有不一樣的聲音,誕生在廣州的科研成果在廣州轉化不是更好嗎?蔡強表示,廣州是科教重鎮、匯聚一批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突出、金融資本實力強勁,兩地優勢互補,讓廣州科技成果在深圳成功轉化,實際上是一起把蛋糕做大、是合作共贏。“科研成果在哪裏轉化,是市場的選擇。深圳發展好了,對廣州也有促進作用,我們可以學習它的先進理念和發展模式。”

他還告訴記者一項數據:2019年,廣州地區登記廣深技術合同(賣方廣州且買方深圳)共972份,成交額138.17億元,同比增長6.45倍;技術交易額116.46億元,同比增長5.58倍。未來,廣深科技部門將建立兩地科技企業項目與創投機構信息對接共享機制,進一步推動成果跨地區轉化應用。

智能網聯汽車:

高起點建設3000畝電子集成系統產業基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10月22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加快聯合培育智能網聯汽車先進製造業集羣上達成了合作協議。日前,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外公佈了《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高起點建設3000畝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集成系統產業綜合基地的目標。

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持續共同培育和孵化,計劃到2025年,廣州和深圳兩市建立建成較爲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體系、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打造全球較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供應體系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羣。

記者瞭解到,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內網、車外網、車際網的無縫鏈接,具備信息共享、複雜環境感知、智能化決策、自動化協同等控制功能,與智能公路和輔助設施組成的智能出行系統,可實現“高效、安全、舒適、節能”行駛的新一代汽車。

在今年8月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峯會上,記者看見,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exi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與市民見面,吸引了衆多街坊試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人駕駛出租車正在改變廣州人的出行,黃埔區144平方公里運營區域內,街坊可以預約到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exi,在區內的約定點上下車。

未來這樣的車輛或許更多,根據《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廣州正加緊佈局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範,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包括加快建設5G車聯網體系。而兩地的合作無疑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莫大的空間。《廣州市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透露,廣州將高起點建設3000畝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集成系統產業綜合基地。大力引進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集成系統企業以及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重點推動廣州市整車關鍵零部件以及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集成系統產業突破。

智能裝備產業:共同打造廣深佛莞產業集羣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10月22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簽署智能裝備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兩地將以共建國家智能裝備產業集羣爲契機,着力優化提升兩市智能裝備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兩市智能裝備產業合作共贏,進而共同推動兩市先進製造業跨越發展。

根據協議,廣深兩地將在4個方面進行合作。首先是協同推進智能裝備產業集羣發展和共同推進廣東省“雙十”產業集羣建設。其次是聯合搭建廣深智能裝備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再次,將建立健全廣深智能裝備製造產業推進機制。最後,探索推動廣深兩地智能製造產業園區共建。

其實,廣州深圳有關智能裝備產業的合作早已經開展。今年8月8日,由廣州市政府支持,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的2020中國(廣州)國際機器人、智能裝備及製造技術展覽會上,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表示,今年廣州市正式牽頭攜手深圳、佛山、東莞共同打造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羣,並已成功入圍工信部認定的國家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羣競賽初賽。

生物醫藥產業: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姝泓、申卉 通訊員穗發宣

日前,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了生物醫藥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雙方共同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平臺互通共享,共同建設校院企地科研成果轉化合作平臺,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依託雙方藥物非臨牀安全性評價機構等公共服務平臺,共享雙城豐富醫療資源,將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推動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一體化,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在合力促進產業創新環境建設方面,雙方將攜手港澳融入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體系,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對接“一核多中心”產業園區,集聚產業鏈資源;加強國家基因庫、人類細胞譜系、幹細胞資源庫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資源的合作對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納米生物安全中心、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開展產學研對接,着力推動雙方生物島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及其他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載體合作。

在合力共建生物醫藥產業集羣方面,雙方將加強生物醫藥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共同突破關鍵技術,如支持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際前沿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和推動雙方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企業到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推動藥檢機構加強合作,支持建設中醫藥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合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疫苗產業基地建設,支持中新知識城、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共同打造國家生物安全與健康示範區,共同推進生物安全產業體系建設。

基礎設施:共建國際航空和國際海港樞紐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姝泓 通訊員穗發宣

10月22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了基礎設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瞭解,目前廣深港高鐵實現廣深30分鐘互達,廣深之間已建成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虎門大橋、南沙大橋等公路通道和廣深鐵路、廣深港高鐵、穗莞深城際等鐵路通道。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兩市發展改革部門將牽頭,會同交通(含港務)、工信、水務、能源等部門組成專項工作組,形成暢通的業務聯繫渠道。雙方不定期將重大項目、投資意向等及時向對方通報。

在共建國際航空樞紐方面,雙方將加快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開通連接廣深機場的城際鐵路,共同研究謀劃高速直聯通道;共建航空應急保障聯運體系;共建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和深圳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

在共建國際海港樞紐方面,以廣州港、深圳港爲龍頭,雙方將共建大灣區國際航運中心;支持兩地港航企業深化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共同開展廣深港口出海航道及跨江通道的通航能力前瞻性研究;建立統一高效的珠江口航道調度協調機制;構建航運服務共享平臺。

在打造“半小時交通圈”方面,將推動穗莞深城際、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等在建重大項目建設,共同推進廣州至深圳高速鐵路新通道、深莞增城際、廣深高速磁懸浮、中南虎城際(贛深高鐵南沙支線)等項目加快規劃建設;支持推進大灣區城際與地鐵一體化運營。

在共建國家級物流樞紐方面,雙方將聚焦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共同完善大灣區國家物流樞紐網絡佈局;依託鐵路樞紐共建中歐(中亞)、南亞通道物流集結中心;推進南沙、大田、鹽田、平湖等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共同推動建立海鐵、公鐵等多式聯運標準和機制;優化應急物資設施佈局,建立跨市域應急物資協同調度網絡和響應機制。

在加快新基建合作方面,雙方將聯合打造世界級5G產業創新高地和融合應用示範區,共同促進5G+智能網聯、5G+4K/8K超高清視頻、5G+工業互聯網、5G+智能製造等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動廣深兩市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有序推進市政、交通、能源等領域智能化升級,建設智慧基礎設施體系。

營商環境:

推進廣深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姝泓 通訊員穗發宣

10月22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簽署了優化營商環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將廣深地區打造爲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雙子城。

記者瞭解到,廣州實現營商環境改革“三級跳”,着力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12.3%,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興產業實有市場主體分別增長24.9%、15%、20.6%。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由雙方發展改革部門組成優化營商環境聯合工作組,研究重大合作事項,統籌推進有關合作任務。同時,由兩市對口部門建立經常性溝通協調機制。

在共同營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方面,雙方將加快實現競爭性環節市場化,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參與電力、油氣、鐵路、郵政等自然壟斷領域;進一步放寬廣深兩地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限制;推動兩市電子證照互認;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優化兩地口岸通關效率。

在共同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方面,推進廣深政務服務“跨城通辦”,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加快信息平臺對接及廣深政務信息共享;兩市相關部門合作共推“秒批”服務。加強兩市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城市規劃管理、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合作交流。

在共同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方面,雙方將增強兩市法律服務深度融合,推進行政執法協作,推廣“互聯網+仲裁、互聯網+公證、互聯網+司法鑑定、互聯網+調解、互聯網+法律援助”等服務;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推進知識產權跨區域聯合執法;落實《廣深知識產權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合作備忘錄》,共同構建廣深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

在共同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方面,以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爲原則,推進兩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探索建立兩市信用信息系統和服務平臺互通。

在共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方面,兩座城市將加強改革制度集成創新合作,聚焦轉變政府職能,圍繞制度創新,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際通行經貿規則銜接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複製推廣兩市營商環境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營造市場統一開放、規則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自貿區:

儘快建立戰略合作統籌協調機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

10月22日,廣州市商務局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此,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進行解讀。

據瞭解,協議的出臺,將進一步深化廣州與深圳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方面的合作,以制度創新共建共享共創爲核心,實現區域協同聯動發展。

按照協議部署,廣州與深圳將通過協同改革、協同創新、協同開放,建立健全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推進機制和保障體系,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從合作內容來看,協議從制度創新、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粵港澳及國際合作、產業聯動四個方面提出了12項具體合作,其中包括共同推進制度創新共享共建共創、協同爭取更大改革自主權、協同提升區域跨境貿易能級、充分發揮前海綜保區、南沙綜保區等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方面的優勢,培育和壯大貿易新模式、新業態、攜手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同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及服務實體經濟、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多式聯運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郵輪遊艇行業發展等。

雙方將按協議安排儘快建立兩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戰略合作統籌協調機制,實行由雙方領導參與、各有關部門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組織會議,推動兩地重大規劃編制、重大體制制度創新、重大政策爭取、重大平臺建設、重大項目引進的信息互通和統籌協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