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領域,有一句話經常被用來論證航母的重要性: “當‘危機’這個詞在華盛頓出現的時候,無疑每個人要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最近的航空母艦在什麼地方?”同樣,如果要形容微博在媒體領域的地位,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多數互聯網用戶面對爆炸性新聞的第一反應,就是打開微博。

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2020微博超級紅人節正式拉開帷幕,自2016年以來,這個匯聚全網紅人的盛典已經連續舉辦五年,而微博更是已經存在十多年。十年互聯網天翻地覆,爲何微博依然能夠“收割”全網紅人?

一、互聯網“快反應中心”

年年歲歲紅人節,歲歲年年紅人不同,超級紅人節的一個重頭戲,就是觀察每年多出哪些新面孔。

作爲網紅領域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在“超級紅人節”各領風騷的頂級大V們,無論是@曹導 還是@你好_竹子 ,無論是@陶白白Sensei 還是@張沫凡MOMO ,代表的不僅是他們自己,更代表着新的網絡內容和輿論發展趨勢。

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

舉例而言,99年出生的@IBabeee,作爲年紀最小的大V出現在紅人節,證明了Z世代開始走上內容生產的舞臺;@央視新聞、@江寧婆婆的走紅,代表着人們對正面價值觀的認可;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靠着系列短視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成爲爆款短視頻創造者,@薇婭viyaaa則成爲直播帶貨符號化的象徵。這一切證明視頻在全面崛起,直播、短視頻成爲內容生產的新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V的“成名地點”並非全部都是微博。他們中有的來自抖快,有的來自其他平臺,有的自身就是傳統媒體。@左拆家 一夜登上熱搜成名的時候,甚至沒有微博賬號,但是最後,他們卻都成爲了微博紅人生態的一部分。

根據數據顯示,微博始終是大V的“淨流入地區”,擁有全網最大的紅人庫。截至8月,微博上粉絲規模大於2萬或月閱讀量大於10萬的頭部作者規模突破100萬,同比增長25%,其中粉絲規模大於50萬或月閱讀量大於1000萬的大V用戶增速更快,規模接近8萬,同比增長30%。

除了數量增長,微博大V用戶的活躍度也持續提升。今年8月,大V用戶平均每人每天發佈18.8條微博,包括5.5條原創博文,其中約1.9條爲視頻,同比大增50%。

微博能夠吸引紅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基於“實時”的媒體屬性與基於“興趣”的社交圈子相融合。

在當前,由編輯或算法主導的信息推送方式是平臺主流,這種推送方式雖然可以保證根據用戶興趣進行精準推送,有效提升用戶的使用時間,但是同時也容易讓用戶陷入信息繭房,無法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與之相比,微博自從建立起,一直是中國互聯網的“快反應中心”,不僅具有社交和娛樂價值,同時具有強烈的媒體屬性,是互聯網上用戶實時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而瞭解當下,又是每個用戶都有的基礎需求,正如本次紅人節上陶白白開的一個玩笑,“身爲一個男朋友,你如果不知道林有有,就說她好看,那簡直就是犯了原則性錯誤。”

所以,每次社會新聞的發生,都會在微博產生巨大的流量洪流,而爲了能夠提高對熱點事件的反應速度,網絡紅人們無論來自哪個平臺,都必須重視微博。

微博將媒體屬性與社交娛樂深度融合,除了滿足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之外,還弘揚了正氣,輸出了正確的價值觀,爲社會提供了正能量。比如在疫情中,@央視新聞 用24小時不間斷直播帶我們走進新聞現場,用#武漢日記#去記錄疫情下的武漢,有力破除了“疫情信息迷霧”,而@平安北京 賬號創辦十週年來共發佈資訊15餘萬條、收到評論留言300多萬條,解決網民反映的問題3000餘件,成爲了政務賬號的典範。

除此之外,微博有更多讓紅人們無法拒絕的原因。

二、粉絲培養基地

紅人選擇微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微博能夠幫助紅人更好的留住粉絲。

信息流的推送方式,容易形成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爲用戶的內容都是算法自動推薦,所以內容生產者與粉絲之前聯繫不密切。如果套用現在特別火的“私域流量”說法,那麼在信息流平臺上,與其說關注者是紅人的私域流量,不如說紅人是關注者的內容水龍頭,“我不關心你個人,也不關心你的感受,我只關心你今天是否生產內容。”

在這樣的總體環境下,信息流平臺對於網絡紅人而言,就是一個放作品的渠道,也無法與粉絲進行深度交流。有作品能保證熱度,沒作品就淹沒在信息洪流中,一切充滿着在商言商的氣息。

而與之相比,在微博上,紅人們除了進行內容生產之外,也可以發表感想,分享日常與生活,從而從多個角度塑造更完整的人設,讓粉絲能夠更進一步瞭解自身,提高粉絲粘性,與粉絲的聯繫能夠更爲緊密。@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自述,當他還是隻有8萬多粉絲的小V時,就有2000多深度粉絲,他可以與他們天天互動,知道其中很多人的職業、愛好等信息,即使到今天,他也要每天回覆500條左右的粉絲留言。

微博粉絲除了粘性更高之外,其價值也更高。

微博粉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粉絲的購買力,當前微博日活人數高達2.03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0後女性,她們是大多數產品的主力消費羣體,因此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在本次紅人節上,@左拆家 就講述了自身“一夜爆倉”的經歷:他上熱搜之後,淘寶店鋪的訂單一下子暴漲十倍,所有的平臺,包括客服的留言都是999+。

另一方面,微博的粉絲,也能有效幫助網紅的內容進行擴散。在信息流平臺,粉絲體量基本只體現在算法權重上,因此即使有大體量粉絲,一旦被算法拋棄也意味長期積累一夜歸零。而微博主要依靠關係流進行內容分發,因此越多粉絲,意味着紅人們生產的內容能夠觸達更多用戶,更容易形成社交裂變,成爲破圈爆點。比如@曹導 記錄了她當外賣騎手的體驗過程,VLOG上線後播放量一路上漲超過4000萬,相關話題的總閱讀量超過12億。

當前,微博還在不斷採取各種措施,強化大V與粉絲之間的聯繫。去年起,微博推動粉絲羣和超話兩個工具來增強紅人與粉絲之間的互動,提升內容的曝光效率,迅速成爲了各種明星和大V與粉絲接觸的主要途徑。

今年8月,45%的大V用戶已開通粉絲羣,平均每人每天在羣內發言15條,被互動量隨之同比提升60%。此外有關大V用戶的微博超話覆蓋率提升至37%,超話數量達到1.2萬個,大V用戶平均每天在相關超話內發1條帖。

在幫助大V們“固粉”的基礎上,微博已經建立完整的影響力變現渠道,並且仍在持續完善着“紅人經濟產業鏈”。

三、強化紅人經濟產業鏈

目前,紅人經濟有兩個主要的發展趨勢,視頻化與垂直化。

曾經報道過星級酒店衛生事件的@花總丟了金箍棒 ,在超級紅人節上的講話中有兩個觀點:“第一,互聯網,尤其是社交媒體上傳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可以視頻化的。第二,今天大部分的文字kol都是可以被視頻kol替代的。”

顯然,雖然當前微博乃至整個網絡信息載體仍然以圖文爲主,但是視頻已經全面崛起。而微博也順應了這個趨勢,今年7月,微博視頻號計劃正式上線,通過在流量和分成上對視頻內容進行激勵,兩個月內開通規模超過50萬,其中百萬粉絲視頻號超過5000個,預計年底將達1萬個。同時,超過1.5萬個視頻作者已獲得收益,視頻廣告分成達2100萬,近期微博還將啓動小視頻分成,並推出針對視頻號圖文發佈的分成激勵。

而在垂直化領域,@張沫凡MOMO 認爲,直播帶貨等視頻方式細分化。專業垂直領域跟細分領域的紅人,在產品的營銷效果和轉化率方面,效果一般比混場紅人要更好,@遲池Chichi 表示,她會不斷地去升級內容,摸索符合自己的有記憶點的ip特色,從圖文仿妝到視頻仿妝,圖文妝教到視頻妝教,再到分享各種妝容教程。因此,垂直化、細分化是未來內容生產的一個大趨勢。

早在2014年,微博在內部開始細分了時尚、美妝、旅遊、股票等垂直領域,讓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業務,而近兩年也深入研究大V需求,不斷地去細化流量分佈和板塊。未來將按照不同種類、不同行業的大V,有針對性的精細化運營,幫助大V生產更好的內容,獲得更高的收益。

總體而言,在互聯網紅人經濟領域,微博始終是一個走在前列的探索者,引領着“紅人經濟產業鏈”不斷發展。

早在2010年前後,中國互聯網剛剛開始誕生網紅,微博便已經開始拓荒“影響力變現”,從而幫助大V們擺脫“用愛發電”的窘境,使得內容生產向着專業化方向發展,塑造了紅人經濟的基礎。一個經常被提及的案例是,2013年底,一位微博高層去深圳介紹微博的商業化工具,整個會場裏在聽的人寥寥無幾,但到了2015年,他再次站在臺上的時候,發現場下坐滿了人。

在互聯網下半場,微博又把MCN模式帶入中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帶動了新的潮流,成爲了當下大多數平臺的主要生產模式之一。

當前,微博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內容變現模式,爲紅人們提供了廣告代言、廣告分成、電商、付費訂閱等多種變現方式,而且變現規模還在不斷提升。

預計到2020年底,微博KOL廣告代言將覆蓋30萬作者,流水達22.2億元,同比增長150%;微博V+會員內容付費業務則覆蓋了8000個內容作者,收入流水接近3億,同比提升62%;在電商方面,隨着微博小店的上線,微博再次完善了社交電商的基礎建設,目前開通小店的作者超過50萬,預計年內電商內容的轉化效率將提升30%。此外,微博已經形成了基於內容流量的完整分成體系,預計2020年將有11萬內容作者獲得2.1億廣告分成,到2023年,分成規模將達到10億。

總體而言,互聯網活躍的原動力之一是通過網絡解放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而微博一方面給各種想法在網上相互碰撞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個人將自身才華變現的門檻,始終助力着互聯網的繁榮,成爲了互聯網發展的基石之一。

在微博上,我們共同經歷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也在預見中國互聯網的未來!

作者:錢皓、米子旭

編輯:安吉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