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唐景元年(892年)出生在太原。其爲人性格陰沉,好讀兵書。後唐明宗李嗣源任代州刺史時,十分喜愛石敬瑭,將其愛女嫁給他爲妻。明宗即皇帝位後,任石敬瑭爲光祿大夫、檢校司徒,保義軍節度使。從此以後石敬瑭官運亨通,一步步地升至高位,掌握重權。

唐明宗晚年時,石敬瑭自告奮勇出任太原節度使,明宗授予他很大的權力,讓他兼任軍隊漢馬步軍總管,並且沒有免去他原任的六軍諸衛副使的職務。石敬塘放外任仍兼禁軍的職務,是明宗對他偏愛的表現。太原是中原王朝防禦來自方侵擾的軍事重鎮,軍力本來就十分雄厚,石敬瑭到這裏後,進一步加強了兵力,廣積糧草,擴充實力。

明宗死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他是明宗的養子。由於他石敬瑭非至親骨肉,所以對擁有雄厚兵力的石敬瑭很不放心。爲了減對皇位的威脅,末帝下詔調石敬調離太原,石敬瑭接到詔令後,召集部下商議對策,其部下衆將皆贊成不奉朝廷詔命。於是他假意稱病辭職,以試探朝延的真實意圖,同時採納謀臣的建議,派人入契丹求援。

唐末帝見石敬瑭拒不受命,遂下詔免去了他的所有官爵,並調動大軍討伐石敬瑭。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朝廷大軍開始圍攻太原,石敬瑭有契丹爲外援,並不驚慌。親自指揮士卒防禦,官軍一時竟也對他無可泰何。這年9月,契丹主親率大軍來解太原之圍,官軍在裏應外合的打擊下,損失慘重,並且被重重包圍。末帝調動各道軍隊增援,由於諸將持觀望態度,不積極進兵,致使被圍官軍長期不能突圍,糧草缺乏,人心惶惶。這年十一月.被圍官軍在內無糧草、救兵無望的情況下,發動兵變,殺死了主帥,全軍投降了石敬瑭。

在這一期間,石敬瑭已經認契丹主爲父,並答應事成後,割讓燕、雲等北方十六州給契丹,每年貢獻金帛30萬,契丹主則答應冊立他爲皇帝。就這樣,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登基,改元天福,改國號爲晉。

石敬塘即位後不久,即攻下洛陽,並開始了在中原的統治。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和他前任一樣的混亂局面:政治上四分五裂;軍人跋扈,人口流散,外族虎視眈眈。石敬瑭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數年之間,全國逐漸安定。

然而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中原地區喪失了重要屏障,認耶律德光爲“父皇帝”,自稱“兒皇帝”,有失君主的風範。除了向契丹貢獻外,他還每年向契丹國主、太后貴族大臣等送上大批禮物。只要有些事契丹稍有不滿,便派人來責備,石敬瑭總是恭恭敬敬地賠禮請罪。後晉使者到遼(契丹此時已改稱遼)時,也總要受到種種侮辱。使者回汴京後訴說受辱之事,朝廷上下都深以爲恥辱,只有石敬瑭毫不在乎。許多臣下都反對石敬瑭如此奴事遼國,使石敬瑭的政權很不穩固。

公元942年,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起兵反遼,石敬瑭既怕安重榮兵力強大,又經不起遼帝的再三責問,只得依靠遼軍攻殺了安重榮。不久,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收納不願歸附遼朝,遼帝又派人來問罪。石敬瑭既不敢攻伐勢力強大的劉知遠,又畏懼遼帝,左右爲難,憂鬱難排,終於成病,於同年6月病死於鄴城宮中。

相關文章